[发明专利]一种泡沫型自动洗手机在审
申请号: | 202010736362.2 | 申请日: | 2020-07-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2197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4 |
发明(设计)人: | 李一峰;宋战国;田建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小熊电器股份有限公司;佛山市小熊健康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K5/12 | 分类号: | A47K5/12;A47K5/16 |
代理公司: | 广州圣理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02 | 代理人: | 刘伟强 |
地址: | 528300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泡沫 自动 洗手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泡沫型自动洗手机,其包括主机和储液组件,所述主机包括主体座、感应头组件、泡沫泵和内支架,内支架装配于主体座内,泡沫泵装配在内支架上,感应头组件与泡沫泵连通并伸出主体座外,所述泡沫泵包括泵体和用于制造泡沫的造泡部,所述造泡部竖直设置在所述泵体侧部,所述造泡部的下端进液口与所述泵体的出液口连接,造泡部的上端泵出口与所述感应头组件连接,所述泵体的进液口与储液组件连通。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泡沫型自动洗手机,其泡沫泵的造泡部竖直设置在泵体侧部,且结构紧凑,节省造泡器占用洗手机的空间,使得上一次使用后残留物在重力作用下回流到泵体中,避免其直接从泵出口排出而造成浪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卫浴用品技术领域,主要涉及一种泡沫型自动洗手机。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提高,采用洗手液洗手成为重要的清洁卫生方式,洗手液可以起到清洁护肤、杀菌消毒的作用,人们对泡沫型卫浴产品也越来越认可,市场上也涌现了一批泡沫型自动给皂类的产品。
中国专利申请文件CN201810767958.1中公开了一种通用型皂液机,在底座上方设有连通混合腔的造泡腔,造泡腔内设有两层发泡网对气液混合物进行发泡,该造泡腔体呈横放的卧式设置,这带来了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即出泡后剩余的泡沫只能回流至发泡网与出泡接头之间的管道段或两发泡网之间的造泡腔体内,放置一段时间后,回流的泡沫会慢慢变回液体,当下次再次出泡时,发泡网与出泡接头之间残余的液体未经过发泡网便直接从出泡接头流出,残余在两发泡网之间的造泡腔体内的液体则只能经过一层发泡网后排走,这样,泡沫混合着上一次残余的未经发泡的液体一并排出,发泡效果受到影响。
此外,中国专利CN201620152079.4公开了一种皂液发泡器及其发泡装置,其造泡腔竖立式设置,泡沫出口位于下方的下盖上,每次出泡后残余的泡沫会受重力作用从泡沫出口流走,不能回流造成洗手液的极大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泡沫泵的造泡组件立式竖直、便于回流的泡沫型自动洗手机。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泡沫型自动洗手机,其包括主机和储液组件,所述主机包括主体座、感应头组件、泡沫泵和内支架,内支架装配于主体座内,泡沫泵装配在内支架上,感应头组件与泡沫泵连通并伸出主体座外,所述泡沫泵包括泵体和用于制造泡沫的造泡部,所述造泡部竖直设置在所述泵体侧部,所述造泡部的下端进液口与所述泵体的出液口连接,造泡部的上端泵出口与所述感应头组件连接,所述泵体的进液口与储液组件连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泡沫型自动洗手机,其泡沫泵的造泡部竖直设置在所述泵体侧部,且结构紧凑,节省造泡器占用洗手机的空间,使得上一次使用后残留物在重力作用下从感应头经过造泡部回流到泵体中,经过一段时间残留物中的气体挥发剩余纯液体,当下一次使用时,新的气液混合物带动上一次的残余液体重新流经造泡部以重新发泡,避免了上一次的纯液体未经过起泡作用直接从泵出口排出,确保了起泡效果,同时避免了造成浪费。
优选的,所述造泡部包括竖直设置的本体、中空的连接筒和发泡网,所述本体内设有气液流道,气液流道使得混合物在经过造泡腔前得到充分混合,起泡效果更佳,同时也方便残余混合物的回流,所述造泡腔设置在所述本体内且通过所述气液流道与泵体的出液口连通,所述连接筒设置在所述造泡腔内,所述发泡网设置在所述造泡腔两端,所述泵出口设置在所述本体上且与所述造泡腔连通,所述泵出口开口向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小熊电器股份有限公司;佛山市小熊健康电器有限公司,未经小熊电器股份有限公司;佛山市小熊健康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3636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压力容器顶盖支撑装置及支撑方法
- 下一篇:可变形生态浮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