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铜螺母热嵌机在审
申请号: | 202010737007.7 | 申请日: | 2020-07-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0591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3 |
发明(设计)人: | 陶诚;佘本龙;邓全勇;邓昶;姚林平;徐光周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铭利达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65/44 | 分类号: | B29C65/44;B29C65/78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张子宽 |
地址: | 523662 广东省东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螺母 热嵌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铜螺母热嵌机,包括振动给料单元、加热单元和执行单元。振动给料单元连通加热单元,通过第一管道将铜螺母输送至加热单元内的柱状加热腔内进行加热,加热单元的一侧设置有推杆,第一动力每次推动推杆均可以将加热单元的一颗铜螺母推至执行单元的顶针筒中,铜螺母通过顶针筒内的内孔下滑至注塑件的表面,然后顶针在第二动力装置作用下下降并将铜螺母压入注塑件中。本发明的铜螺母热嵌机,无需人工放置铜螺母,可以快速将加热完成的铜螺母送至顶针下,有利于提高热嵌铜螺母的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铜螺母压装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铜螺母热嵌机。
背景技术
目前,部分壳体类注塑件需要在指定位置嵌入铜螺母,以方便其与其他部件稳定地连接在一起。
现有工艺为操作工人将注塑件从流水线上将注塑件取出,然后放到热熔治具,再手动将铜螺母用镊子放到待加工位置,启动热压装置,完成热压工序。现有工艺中,工人需要先使用镊子将铜螺母夹持至指定位置,然后启动热压装置,将铜螺母压入注塑件预留的孔中。现有的工艺中,为防止被铜螺母烫伤,操作人员必须穿戴防护手套,在穿戴防护手套的前提下,工人夹持铜螺母的速度较慢,且难以准确将铜螺母放置于指定位置,工作效率极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铜螺母热嵌机,无需人工放置铜螺母,有利于提高热嵌铜螺母的工作效率。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铜螺母热嵌机,用于将铜螺母热嵌至注塑件中,包括振动给料单元、加热单元和执行单元;
所述振动给料单元固定设置于所述加热单元的上方,包括连通所述加热单元的用于将铜螺母输送至加热单元的第一输送管;
所述加热单元内设置有用于堆叠铜螺母的柱状加热腔,所述柱状加热腔的一侧设置有推杆和用于驱动推杆往复运动的第一动力装置,所述推杆远离所述第一动力装置的一端能受驱伸入所述柱状加热腔内;
所述执行单元包括顶针筒、顶针和用于驱动所述顶针沿所述顶针筒的筒内壁升降的第二动力装置;
所述柱状加热腔的腔壁上设置有连通顶针筒的内孔的横槽;所述推杆能受驱将堆叠于所述柱状加热腔内的铜螺母经所述横槽推入所述顶针筒中。
可选地,还包括旋转分料单元;所述旋转分料单元固定于所述振动给料单元和所述加热单元之间;
所述旋转分料单元包括壳体、旋转盘和用于带动所述旋转盘旋转的第三动力装置,所述第三动力装置固定连接于所述壳体上,所述旋转盘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三动力装置的旋转轴上;
所述旋转盘的边沿开设有若干分料槽;
所述第一输送管包括前输送管和后输送管,所述前输送管的输入口对应所述分料槽连通至所述旋转盘的上表面,所述后输送管的输入口对应所述分料槽设置于所述壳体上,且所述后输送管的输入口与所述前输送管的输出口错开设置;
工作时,所述旋转盘转动,所述旋转盘的上表面上且位于所述前输送管内的铜螺母落入所述分料槽中,落入所述分料槽中的所述铜螺母被所述分料槽旋转设定角度带至所述后输送管的输入口处。
可选地,还包括第一支架,所述振动给料单元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架上。
可选地,还包括第二支架,所述加热单元和所述执行单元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支架上;
所述铜螺母热嵌机还包括横向移动单元、纵向移动单元和竖直升降单元,所述第二支架固定连接所述竖直升降单元,所述竖直升降单元设置于所述纵向移动单元上,所述纵向移动单元设置于所述横向移动单元上。
可选地,还包括支撑平台,所述横向移动单元上设置于所述支撑平台的上表面,所述支撑平台设置有定位所述注塑件的固定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铭利达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东铭利达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3700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