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智能终端的光谱传感仪及其实现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737075.3 | 申请日: | 2020-07-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9346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2 |
发明(设计)人: | 黎光耀;黎丽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银泰明察(深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1/25 | 分类号: | G01N21/25;G06F16/27;G06N20/00;B01L3/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远航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76 | 代理人: | 田志远;张朝阳 |
地址: | 518172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龙城***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智能 终端 光谱 传感 及其 实现 方法 | ||
1.基于智能终端的光谱传感仪,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激发光源固定器件、卡槽元件、光学器件及固定器,
激发光源固定在所述激发光源固定器件上,待测样品置于所述卡槽元件上,且所述卡槽元件可拆卸的设于所述壳体内部,所述光学器件位于所述卡槽元件的上侧,带有镜头的智能终端通过所述固定器固定在所述壳体的终端平台上;
所述激发光源发射的激光照射到所述待测样品并反射,反射的光线穿过所述光学器件后摄入所述智能终端的镜头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智能终端的光谱传感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元件抽拉的设置在所述壳体的侧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智能终端的光谱传感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平台上设有定位的固定螺栓,所述固定器通过所述固定螺栓固定在所述终端平台上,所述智能终端位于所述固定器和所述壳体之间的空间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智能终端的光谱传感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器件包括棱镜和光栅,所述待测样品反射的光线经过所述棱镜、所述光栅的聚焦和衍射后,照射到所述镜头的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智能终端的光谱传感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终端内设有光谱分析的APP,其包括:
用户界面和导航模块,用于实现人机交互;
图像处理和识别模块,用于驱动智能终端的镜头进行光线的采集,并对采集数据进行数据处理;
数据分析模块,用于对处理后的数据进行定量分析;
用户测量数据库,用于储存分析后的结果;
及云通信模块,用于与云数据库进行通信。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智能终端的光谱传感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分析模块内设有加解密模块,用于对数据进行加解密处理。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智能终端的光谱传感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分析模块包括内置深度学习算法的人工智能模块、内置常规数据最优化算法的常规算法模块,且所述人工智能模块与所述常规算法模块可相互切换。
8.如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基于智能终端的光谱传感仪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组装设备,固定智能终端和待测样品;
S2、智能终端确定待测样品的类型和浓度;
S3、激发光源照射待测样品,智能终端中图像处理和识别模块对待测样品反射的光线进行采样和数模转换;
S4、所述智能终端中的数据分析模块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定量分析,并将分析的结果进行存储,同时将结果上传至云数据库。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基于智能终端的光谱传感仪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中,包括将智能终端固定在壳体上的固定器的步骤,还包括将待测样品固定在壳体上的卡槽元件的步骤。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基于智能终端的光谱传感仪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2中,确定待测样品的类型后,所述智能终端根据所述壳体内各个器件的工作状况,对测量数据进行自动校正和归一化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银泰明察(深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银泰明察(深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37075.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