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传染病员负压隔离舱进风排风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0737383.6 | 申请日: | 2020-07-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8814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6 |
发明(设计)人: | 马志凯;马祥龙;郭忠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鑫诺医疗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G10/00 | 分类号: | A61G10/00;A61G10/02;B01D46/00;A61L9/00;F24F3/14;F24F3/16 |
代理公司: | 上海精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53 | 代理人: | 李佼佼 |
地址: | 236500 安徽省阜***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传染 病员 隔离 舱进风排风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传染病员负压隔离舱进风排风系统,隔离舱装置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主舱体,主舱体的两端分别连通缓存舱和暂存舱;缓存舱和暂存舱均连通有一病毒灭活舱;病毒灭活舱连通有空气过滤装置和风机组件,空气过滤装置和风机组件相连通。本发明通过设置病毒灭活舱,实现对进气和排气进行病毒灭活处理,避免主舱体内携带病毒的病人呼出的气体污染环境、或主舱体内未携带病毒的病人呼吸到残存在空气中的病毒,同时通过缓存舱和暂存舱的设置,便于通过一台病毒灭活舱分时段进行进气和排气的病毒灭活处理。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隔离舱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传染病员负压隔离舱进风排风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非典型肺炎、禽流感、H1N1甲型流感、非洲猪瘟、埃博拉病毒等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流行性传染性疾病的出现,如何对传染性疾病进行有效防控、及时消除交叉性感染,已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负压方舱隔离救护车和负压诊疗病房曾是WHO在规定抢救非典病人时特别强调的一个重要条件,也是当今社会主要的流行传染病最有效的防治手段和救治环境,但国内负压救护车和负压病房等基础设备设施起步较晚,很多家医院都难以达到国家标准水平。现有的隔离舱在使用时,存在病人呼出的气体中含有病毒等会伴随着空气排出,若不对病人呼出的气体进行处理,则容易造成病毒弥漫到空气中,或因空气中可能含有病毒等会伴随着空气进入到隔离舱内,造成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传染病员负压隔离舱进风排风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为一种传染病员负压隔离舱进风排风系统,包括主舱体,所述主舱体的两端分别连通缓存舱和暂存舱;所述缓存舱和暂存舱均连通有一病毒灭活舱;所述病毒灭活舱连通有空气过滤装置和风机组件,所述空气过滤装置和风机组件相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病毒灭活舱内设置消毒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病毒灭活舱上设置进风口一、进风口二、出风口一和出风口二;
其中,所述进风口一与空气过滤装置的出气端连接;
其中,所述进风口二与暂存舱相连通且之间设置阀门一;
其中,所述出风口一连接有一主管道,所述主管道与缓存舱连通且主管道上设置有一阀门二;
其中,所述出风口二与风机组件的一进风端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风机组件上具有进风接头一、进风接头二、排风接头一和排风接头二;
其中,所述排风接头二和进风接头二均与环境连通;
其中,所述进风接头一与病毒灭活舱的出风口二连通,且之间设置有一阀门三;
其中,所述排风接头一与空气过滤装置连通,且之间设置有一阀门四。
进一步地,所述主管道的一侧设置支管道,所述支管道上设置气体加湿装置和一阀门五;所述支管道与主管道的两连接处分别位于阀门二的两端。
进一步地,所述缓存舱和主舱体、以及暂存舱和主舱体分别设置阀门六和阀门七。
进一步地,所述主舱体、缓存舱和暂存舱内分别设置气压传感器一、气压传感器二和气压传感器三。
进一步地,所述气压传感器一、气压传感器二和气压传感器三的信号输出端连接一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的输出端连接有风机组件、阀门六、阀门七、阀门一、阀门二、阀门五、阀门三和阀门四。
进一步地,所述风机组件包括仓体以及安装在仓体内的风机;所述进风接头二和排风接头二分别连接风管一和风管二,并于所述风管一和风管二上设置阀门八和阀门九。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鑫诺医疗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安徽鑫诺医疗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3738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