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微生物源组合型生物刺激素及其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010737467.X | 申请日: | 2020-07-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4779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9 |
发明(设计)人: | 周哲;詹伊婧;殷文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轩凯生物科技(山东)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5G3/00 | 分类号: | C05G3/00;C05G3/60;C05G3/70;C05G3/80;A01G13/00 |
代理公司: | 江苏圣典律师事务所 32237 | 代理人: | 肖明芳 |
地址: | 262714 山东省潍坊***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微生物 组合 生物 刺激素 及其 应用 | ||
1.一种微生物源组合型生物刺激素,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生物源组合型生物刺激素包含如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0.1-17.5%的聚谷氨酸、0-5.0%的氨基寡糖素、0.05-2.0%的泛菌多糖、0-1.5%γ-氨基丁酸和余量的辅料。
2.一种微生物源组合型生物刺激素,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生物源组合型生物刺激素包含如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0.1-10%的聚谷氨酸、0.5-4%的氨基寡糖素、0.1-2.0%的泛菌多糖、0.5-1.2%γ-氨基丁酸和余量的辅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生物源组合型生物刺激素,其特征在于,所述聚谷氨酸为γ-聚谷氨酸纯品、γ-聚谷氨酸盐纯品、γ-聚谷氨酸发酵液或γ-聚谷氨酸发酵液喷雾干燥粉剂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的组合,其中,聚谷氨酸的分子量为5-100kDa。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生物源组合型生物刺激素,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生物多糖为泛菌多糖,其分子量为100-2000kDa,其是由骆驼刺泛菌经发酵后制得,所述骆驼刺泛菌其分类学命名为Pantoea alhagi,所述泛菌多糖的存在形式为为泛菌多糖纯品、泛菌多糖发酵液原液或发酵液处理液,或泛菌多糖发酵液直接干燥后的粉剂,泛菌多糖的加入量以泛菌多糖纯品质量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生物源组合型生物刺激素,其特征在于,所述氨基寡糖素是由壳聚糖经酶法降解制备得到,其中壳聚糖的脱乙酰度为65~85%,酶法降解后氨基寡糖素的聚合度为4-6。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生物源组合型生物刺激素,其特征在于,所述γ-氨基丁酸是由酶法制备的γ-氨基丁酸、γ-氨基丁酸纯品、γ-氨基丁酸发酵液原液、γ-氨基丁酸发酵液处理液或γ-氨基丁酸发酵液直接干燥后的粉剂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的组合物。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生物源组合型生物刺激素,其特征在于,所述辅料根据组合型生物刺激素的产品形式而改变,当产品形式呈现为液体状时,辅料为水;当品形式呈现为固体颗粒或者固体粉末时,辅料为粘土、高岭土、滑石、硅藻土、锯末或陶土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的组合。
8.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微生物源组合型生物刺激素,,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生物多糖的制备方法如下:发酵培养基成分包含了碳源、氮源、无机盐和氧载体,其中,碳源浓度为30~50g/L;氮源浓度为2~8g/L;无机盐总浓度为0.5~2.5g/L;氧载体总浓度为0.5~10g/L;发酵过程中,温度为25~32℃,通气强度为0.1~0.8vvm,发酵周期为16~48h,pH为6.5~7.5。
9.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微生物源组合型生物刺激素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聚谷氨酸或泛菌多糖中的至少一种存在的条件之下,通过调整聚谷氨酸、氨基寡糖素、微生物多糖、γ-氨基丁酸及辅料的配比进行调配混合得到。
10.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微生物源组合型生物刺激素在提高作物的抗病、抗逆能力、促进作物增产上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轩凯生物科技(山东)有限公司,未经轩凯生物科技(山东)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37467.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