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房间快速换装方法、智能终端在审
申请号: | 202010737578.0 | 申请日: | 2020-07-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5951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30 |
发明(设计)人: | 郭金柱;王彦;黄大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金螳螂三维软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13 | 分类号: | G06F30/13;G06F30/12;G06T19/2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越秀区哲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8 | 代理人: | 曾令军 |
地址: | 215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房间 快速 换装 方法 智能 终端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房间快速换装方法、智能终端,该方法包括:S101:接收户型图的房间轮廓数据,获取户型图的门窗信息,并对户型图的房间轮廓进行平滑处理;S102:识别房间轮廓的回字形区域,并对回字形区域关联门窗特征,根据回字形区域获取房间轮廓的软装功能区域;S103:根据模板户型数据中的软装数据与模板软装功能区域的对应列表获取软装功能区域对应的软装数据,根据软装数据对户型图的房间进行快速换装。本发明根据户型图中回字形区域确定房间轮廓中的软装功能区域,并利用模板户型数据对软装功能区域进行换装,能够自动准确识别户型房间中的功能区域,不需要进行手动标记,减少了人工耗时,降低了人力成本,提高了装饰设计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房间快速换装方法、智能终端。
背景技术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对于自身住宿环境的需求也在不断地发生改变,逐渐开始普及家居的个性化设计,装饰装修软件正是在这种需求的推动下应运而生,并且随着计算机仿真技术的快速提高而蓬勃发展。装饰装修软件是一种集合3D图像技术以及交互的软件系统,目前市面上已经存在多款商业化的装饰装修设计软件。
它们在基础功能上大同小异,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模拟真实装饰装修后的效果。但是,这些软件在对户型房间的功能区域进行划分时,仍然需要采用手工标记的方式进行设计。面对大量成百上千个的户型数据,进行手工标注和房间功能区域划分,会有大量的人工耗时,缺乏自动化准确生成的功能。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出一种房间快速换装方法、智能终端,在对设置有房间轮廓数据的户型图进行预处理后,识别户型图中的回字形区域,根据该回字形区域确定房间轮廓中的软装功能区域,并利用模板户型数据对软装功能区域进行换装,能够自动准确识别户型房间中的功能区域,不需要进行手动标记,减少了人工耗时,降低了人力成本,提高了装饰设计效率。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为:一种房间快速换装方法,所述方法包括:S101:接收户型图的房间轮廓数据,获取所述户型图的门窗信息,并对所述户型图的房间轮廓进行平滑处理;S102:识别所述房间轮廓的回字形区域,并对所述回字形区域关联门窗特征,根据所述回字形区域获取所述房间轮廓的软装功能区域;S103:根据模板户型数据中的软装数据与模板软装功能区域的对应列表获取所述软装功能区域对应的软装数据,根据所述软装数据对所述户型图的房间进行快速换装。
进一步地,所述房间轮廓数据包括所述户型图中每个房间的分类信息。
进一步地,所述接收户型图的房间轮廓数据的步骤之后还包括:根据所述分类信息识别所述房间轮廓中的客厅区域、餐厅区域。
进一步地,所述对所述户型图的房间轮廓进行平滑处理的步骤之后包括:合并所述房间轮廓中的共线,并沿顺时针方向遍历形成所述房间轮廓的线段。
进一步地,所述识别所述房间轮廓的回字形区域的步骤具体包括:识别所述线段形成的回字边,并将开口朝向所述房间轮廓内部的回字边形成的区域确定为回字形区域。
进一步地,所述识别所述线段形成的回字边的步骤具体包括:获取所述线段中相邻三条线段形成的两个夹角,并计算每个夹角的两条线段对应的向量的叉乘,并判断所述两个夹角的叉乘是否同向,若是,则确定相邻三条线段形成回字边。
进一步地,所述根据所述回字形区域获取所述房间轮廓的软装功能区域的步骤具体包括:根据所述回字形区域的顶点集合形成所述软装功能区域。
进一步地,所述根据模板户型数据中的软装数据与模板软装功能区域的对应关系获取所述软装功能区域对应的软装数据的步骤具体包括:获取所述模板软装功能区域与所述软装功能区域的对应关系,并根据所述对应关系、对应列表获取所述软装功能区域对应的软装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金螳螂三维软件有限公司,未经苏州金螳螂三维软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3757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