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环保型外墙温湿度预警装置实时工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737966.9 | 申请日: | 2020-07-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6592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3 |
发明(设计)人: | 沈强儒;曹慧;曹青;刘聪;瞿智南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D21/02 | 分类号: | G01D21/02;G01D7/08;G05B19/042 |
代理公司: | 南京瑞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9 | 代理人: | 徐激波 |
地址: | 226000***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环保 外墙 温湿度 预警 装置 实时 工作 方法 | ||
一种环保型外墙温湿度预警装置实时工作方法。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环保型外墙温湿度预警装置,包括温湿度采集模块、数据处理模块、用户交互模块;所述温湿度采集模块,用于检测当前周围环境的温湿度;温湿度采集模块输出端口与数据处理模块输入端口连接,温湿度采集模块将采集的信息输送给数据处理模块中,所述用户交互模块是由按键电路、显示电路、蜂鸣电路组成,所述按键电路用于用户设定数据处理模块中的温湿度阈值,显示电路用于显示数据处理模块处理后的信息显示,所述蜂鸣电路用于数据处理模块处理信息超过设定值时提示用户;装置及实时工作方法不仅具有控制方便,简单和灵活等优点,而且可以大幅度提高温湿度控制的技术指标,并且更加智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温湿检测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环保型外墙温湿度预警装置实时工作方法。
背景技术
温度与湿度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在工农业生产、气象、环保、国防、科研等部门,经常需要对环境温度与湿度进行测量及控制。准确量温湿度在生物制药、食品加工、造纸等行业更是至关重要的。传统的温度计是用水银柱来显示的,虽然结构简单、价格便宜,但是它的精确度不高,不易读数。传统的湿度计采用干湿球显示法,不仅复杂而且测量精度不高。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国民素养的不断提高,节能环保成为我国各行各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近年来,我国对建筑节能要求不断提高,已有大量节能墙体技术不能满足建筑节能65%的要求。通过研究环保型复合型墙体在温度和湿度中的性能及提高预警功能,一方面保证墙体材料的稳定性,另外一方面保证一定的保温性能的实时可视化,因此,外墙温度及湿度可视化检测装置应运而生,对于提高建筑环保,及节能具有较好的效果,同时也为智慧城市建设及管理提供较好的平台。
因此,传统的温湿度测试技术在稳定性、精度等方面已经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针对技术的不足,通过数字化温湿度检测的方法为利用传温度感器和湿度传感器的阻值发生变化,将变化的电阻通过转换电路和转换信号检测为与之对应变化的电压,然后把模拟电压信号由A/D转换器转换为数字信号并送入到AT89S51单片机中,对采集到的信号单片机进行滤波处理并通过查表得到实际测量的湿度值,之后通过单片机的各外部接口电路连接到LCD1602显示屏显示该温湿度值;该系统通过按键设定最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传感器向中央控制系统输送监测信息,超过预设值的话,蜂鸣器就会报警提醒,用户即可做出调整。
技术方案: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环保型外墙温湿度预警装置,包括温湿度采集模块、数据处理模块、用户交互模块;所述温湿度采集模块,用于检测当前周围环境的温湿度;温湿度采集模块输出端口与数据处理模块输入端口连接,温湿度采集模块将采集的信息输送给数据处理模块中,所述用户交互模块是由按键电路、显示电路、蜂鸣电路组成,所述按键电路与数据处理模块的输入端口连接,所述显示电路与蜂鸣电路分别与数据处理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按键电路用于用户设定数据处理模块中的温湿度阈值,显示电路用于显示数据处理模块处理后的信息显示,所述蜂鸣电路用于数据处理模块处理信息超过设定值时提示用户,所述数据处理模块采集温湿度采集模块数据以及按键电路传输的数据信息进行处理,将处理后的信息传输到显示电路进行显示,根据处理后的信息是否控制蜂鸣电路工作。
进一步的,所述环保型外墙温湿度预警的装置需要外接电源。
进一步的,所述数据处理模块是由单片机、晶振电路、复位电路组成,晶振电路、复位电路与单片机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单片机采用AT89S51单片机,所述温湿度采集模块为DHT11数字温湿度传感器,DHT11数字温湿度传感器的输出端口直接与单片机的输入端口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晶振电路是由一个晶振、两个无极电容组成,所述晶振的两个引脚分别与单片机上的XTAL1和XTAL2引脚连接,晶振的两个引脚还分别通过两个电容与电源负极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大学,未经南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3796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