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健康数据统计监测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738274.6 | 申请日: | 2020-07-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9987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6 |
发明(设计)人: | 周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中医药大学 |
主分类号: | G16H50/30 | 分类号: | G16H50/30;G16H10/60;G16H15/00;A61B5/00;A61B5/021;A61B5/11;A61B5/145 |
代理公司: | 北京劲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89 | 代理人: | 曹玉清 |
地址: | 330000 江西***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健康 数据 统计 监测 装置 | ||
1.一种健康数据统计监测装置的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通过穿戴设备获取佩戴者的体征数据;
S2、穿戴设备将获取到的体征数据通过数据网关上传到服务器端存档并进行分析同时判断服务器端是否存有对应用户的电子化体检数据,当服务器端存有对应用户的电子化体检数据时执行步骤S3,当服务器端没有存有对应用户的电子化体检数据时执行步骤S5;
S3、将穿戴数据获取的体征数据与该用户的电子化体检数据进行对比,判断该用户的数据是否发生变化以及是否具有潜在的威胁;当该用户的数据不具有潜在的威胁时,执行步骤S6,当该用户的数据具有潜在的威胁时,执行步骤S4;
S4、将潜在威胁等级分成低风险、中度风险以及高风险三类,同时执行健康计划推送;
S5、向该用户发送邀请其上传电子化体检数据的短讯;
S6、向该客户推送健康资讯信息。
所述健康计划推送根据潜在威胁等级进行分类推送,其具体步骤包括;
Q1、当潜在威胁等级为低风险时向使用者推送健康计划,并执行步骤Q2-Q6;当潜在威胁等级为中高风险时向使用者推送医院体检计划,并执行步骤Q7-Q10;
Q2、使用者根据健康计划决定是否同意;若使用者同意健康计划则执行步骤Q3,若使用者不同意健康计划则,则向其推送健康资讯信息;
Q3、服务器端获取内网主机管理员权限;
Q4、内网主机扫描通过内网网关与其连接的物联网家居娱乐设备,并将已连接的物联网家居娱乐设备列为管控设备,同时内网主机运行管控程序;
Q5、内网主机利用管控程序向使用者发送管控计划并询问使用者是否同意;若使用者同意则执行步骤Q6,若使用者不同意,则调整管控计划并重新向使用者发送管控计划,并重新运行步骤Q5;
Q6、运行管控计划;
Q7、使用者根据体检计划决定是否同意;当使用者同意体检计划则运行步骤Q9,当使用者不同意体检计划则运行步骤Q8;
Q8、推送医院预约APP实现医师的线上预约;
Q9、系统通知医师电话寻访使用者。
2.一种健康数据统计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穿戴设备、内网主机、体检数据电子化存储装置;
穿戴设备,用于检测使用者血氧数值、血压数值、心率数值、体重数值、BMI指数、运动量、卡路里消耗等体征数据,穿戴设备通过数据网关与服务器端数据相通,服务器端用于分析使用者的体征数据并给予数据监测以及数据分析;
内网主机,用于管控使用者所处环境内的物联网家居娱乐设备,内网主机通过内网网关管控连接物联网家居娱乐设备,内网主机通过数据网关与服务器端通讯连接;
体检数据电子化存储装置,用于存储使用者被电子化的体检报告,体检数据电子化存储装置通过数据网关与服务器端通讯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健康数据统计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管控计划包括提供给使用者日常运动量指标,当在管控计划的时间范围内使用者未完成日常运动量指标,则在管控计划的时间范围内网主机内网主机控制物联网家居娱乐设备为管控状态,管控状态包括限制物联网家居娱乐设备的使用时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健康数据统计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体检数据电子化存储装置由PC主机、智能手机或者云存储服务器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中医药大学,未经江西中医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38274.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碱性球团补热烧嘴结构
- 下一篇:一种镁渣胶凝材料及其成型工艺方法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