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图形处理方法及相关装置和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010738340.X | 申请日: | 2017-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6890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1 |
发明(设计)人: | 万双;黄巍;张福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9/451 | 分类号: | G06F9/451;G06F9/54;G06T1/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图形 处理 方法 相关 装置 设备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图形处理方法及相关装置和设备,该方法包括:获取应用程序发起的对应第一图形API的第一绘图指令;根据第一绘图指令调用第一图形库的第一图形API以执行第一绘图指令,并向应用程序发送第一处理通知;生成第一图形API的调用信息,第一图形API的调用信息用于指示客户端调用第二图形库中的第一图形API,第一图形API的调用信息包括第一图形API涉及的参数,以及第一图形API的识别码;将第一图形API的调用信息发送至客户端。通过以上方案,服务器向客户端单向数据传输图形API的调用信息,可降低对网络延时的要求,且在网络断线状态下保证服务器的应用程序正常运行,从而提高用户体验。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信息技术领域,通过服务器对客户端的单向数据传输来实现远程界面绘制。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互联网和云计算的发展,由于云计算便于管理、存储容量大、高稳定性等特点,将应用程序从客户端迁移到服务器成为未来发展的趋势,在将客户端的应用程序迁移到服务器后,在服务器运行的应用程序的图形界面(User Interface,UI)需通过广域网显示到终端,使得客户端和服务器的数据交互越来越频繁。
现有技术中,基于客户端-服务器(client-server,C-S)模式的开放图形库(OpenGraphics Library,Opengl)可实现应用程序的远程显示界面绘制,在客户端-服务器架构中,客户端设置有图形处理器(Graphics Processing Unit,GPU),且安装有Opengl图形库,在Opengl图形库中设置有图形应用程序编程接口(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API)。而服务器没有设置GPU,服务器也没有安装Opengl图形库,但服务器上运行有应用程序,该应用程序需要在客户端的Opengl图形库调用图形API。当应用程序需要调用图形API时,服务器将需要调用的图形API发送至客户端,客户端在本地的Opengl图形库调用图形API,在图形API调用过程中,客户端运行图形API的绘图代码,该绘图代码控制客户端本地的GPU进行图形绘制。
在现有技术中,每帧图像的生成,需要多次图形API的调用,且图形API的调用大多是以串行调用为主,举例而言,服务器的应用程序需要依序调用2个图形API,应用程序在服务器本地不进行2个图形API的调用,而是分别将2个图形API发送至客户端,由客户端进行图形API的调用。
在现有技术中,服务器的应用程序将第一个图形API及第一图形API的入口参数发送至客户端,并在上述数据发送至客户端之后进行等待。在应用程序等待期间,客户端根据第一图形API的入口参数在客户端本地的Opengl图形库调用第一个图形API,在调用完毕之后,客户端将用于通知应用程序第一图形API调用完毕的处理通知发回服务器的应用程序,服务器的应用程序在接收到客户端发送的处理通知后,才能结束等待,将第二图形API的入口参数和第二图形API发送至客户端。
因此,现有技术中,服务器与客户端之间每进行一次图形API调用时均需要进行一次双向的数据传输,服务器需花费时间来等待客户端返回的处理通知。
在低延时网络,如局域网,上述的远程图形API调用的网络延时在1毫秒以内,而1秒可以完成大于1000次调用,在所需绘制的图形界面不复杂的情况下,可以提供较好的体验。
但是,如果在广域网,尤其是在无线广域网的环境下,如3G或4G网络,上述远程图形API调用的网络延时在100~300毫秒之间,则1秒内最多完成10次调用,只有局域网1秒内可执行图形API数量的1%,因此,现有技术对网络延时要求较高,在高延时网络无法提供良好的用户体验。
发明内容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图形处理方法及相关装置和设备,服务器向客户端单向数据传输图形API的调用信息,可降低对网络延时的要求,且在网络断线状态下保证服务器的应用程序正常运行,从而提高用户体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3834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