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径向转向架及轨道车辆在审
申请号: | 202010739532.2 | 申请日: | 2020-07-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2419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7 |
发明(设计)人: | 任坤华;于子良;齐洪峰;张峰珍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车工业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F5/02 | 分类号: | B61F5/02;B61F5/52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吴欢燕 |
地址: | 100070 北京市丰台区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径向 转向架 轨道 车辆 | ||
本发明涉及轨道交通技术领域,提供了径向转向架及轨道车辆。径向转向架包括:第一构架,安装有第一轮对;第二构架,与所述第一构架转动连接且安装有第二轮对;二系减震装置,安装在所述第一构架和所述第二构架上;导向构件,安装在轨道车辆的车体上,其中,所述二系减震装置与所述导向构件相接触,并能够随所述第一构架与所述第二构架之间的相对转动而沿所述导向构件滑移。本发明提供的径向转向架及轨道车辆至少能够实现改善转向架行驶时的摇摆及起伏,从而更好地平衡径向转向架的蛇形运行稳定性和曲线通过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轨道交通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径向转向架及轨道车辆。
背景技术
转向架的蛇行运行稳定性和曲线通过性能是一对矛盾。采用径向转向架技术能很好地解决这一矛盾,径向转向架能在保证足够的蛇行运动稳定性的同时减少轮缘及钢轨的磨耗,适应小半径曲线上高速重载车辆的运行要求。虽然径向转向架能够解决蛇形运行稳定性和曲线通过性能之间的矛盾,但是目前轨道车辆中使用的径向转向架仍存在进一步改进的空间,以对上述各性能进行更好地平衡。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径向转向架及轨道车辆,以至少实现改善转向架行驶时的摇摆及起伏,从而更好地平衡径向转向架的蛇形运行稳定性和曲线通过性能。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径向转向架,包括:第一构架,安装有第一轮对;第二构架,与所述第一构架转动连接且安装有第二轮对;二系减震装置,安装在所述第一构架和所述第二构架上;导向构件,安装在轨道车辆的车体上,其中,所述二系减震装置与所述导向构件相接触,并能够随所述第一构架与所述第二构架之间的相对转动而沿所述导向构件滑移。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第一构架上安装有一对所述二系减震装置,并且所述第二构架上安装有一对所述二系减震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构架上的一对所述二系减震装置匹配设置有一对所述导向构件,并且所述第二构架上的一对所述二系减震装置匹配设置有一对所述导向构件。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导向构件为弧形构件,所述弧形构件以所述第一构架与所述第二构架之间相对转动的转轴为中心,并以所述转轴至所述二系减震装置的中心为半径设置。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导向构件的底面形成有滑槽,并且所述二系减震装置的顶部形成有滑块,其中,所述滑块容纳在所述滑槽中并能够沿所述滑槽滑移,所述滑槽的槽口处形成有横向止挡部,所述滑块的侧壁形成有凸缘,并且所述凸缘位于所述横向止挡部和所述滑槽的槽底之间。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滑块的顶部安装有磨耗板,所述磨耗板位于所述滑块的顶部和所述滑槽的槽底之间且与所述槽底接触。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导向构件的两相对端部形成有端部止挡部,所述端部止挡部位于所述滑块的滑移路径中,以防止所述滑块由所述导向构件的两相对端部脱出。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第一构架和所述第二构架之间通过中心牵引模块转动连接,所述中心牵引模块包括:牵引座,安装在所述轨道车辆的车体上;第一牵引拉环,与所述第一构架转动连接;第二牵引拉环,与所述第二构架转动连接;其中,所述牵引座、所述第一牵引拉环和所述第二牵引拉环之间通过转轴相互连接,所述转轴沿所述径向转向架的高度方向设置。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第一构架包括彼此连接的第一构架主体和第一牵引梁,所述第二构架包括彼此连接的第二构架主体和第二牵引梁,其中,所述第一轮对和所述第二轮对分别通过一系悬挂装置挂接于所述第一构架主体和所述第二构架主体,所述第一牵引梁和所述第一牵引拉环之间、以及所述第二牵引梁和所述第二牵引拉环之间分别通过旋转轴转动连接,所述旋转轴沿所述径向转向架的横向方向设置。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第一轮对的轮轴和所述第二轮对的轮轴中的至少一者上安装有驱动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车工业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车工业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3953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