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带保护鞘的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刀在审
申请号: | 202010739602.4 | 申请日: | 2020-07-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7278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6 |
发明(设计)人: | 张诚;杨玉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东方医院(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8/12 | 分类号: | A61B18/12;A61B18/14 |
代理公司: | 大连东方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212 | 代理人: | 徐华燊;李洪福 |
地址: | 20000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保护 十二指肠 乳头 括约肌 切开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带保护鞘的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刀。本发明包括外套管、电刀机构和电刀金属丝保护鞘管,所述电刀机构包括依次相连的电刀金属丝、金属丝连杆和金属丝手柄,所述电刀金属丝保护鞘管的内径与电刀金属丝外径匹配,电刀金属丝保护鞘管的尾端与金属丝保护鞘管手柄相连,金属丝保护鞘管手柄套在金属丝连杆外侧,所述电刀金属丝的头端系在外套管的外壁上,另一端通过外套管中部侧壁的通过孔进入到外套管内部的金属丝通道内,该通过孔的内径与电刀金属丝保护鞘管的外径匹配。本发明的电刀金属丝上设有金属丝外鞘管,通过推进或回拉外鞘管,可控制暴露于外套管外电刀金属丝的长度,从而有效避免与金属丝相贴的十二指肠黏膜的损伤。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胆胰管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带保护鞘的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刀。
背景技术
随着内镜技术的不断发展及其附件的不断完善,目前十二指肠镜技术(ERCP)已然成为诊断和治疗肝胆胰疾病的重要措施,包括胆总管结石、胆管损伤、胆管狭窄、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等。该技术与传统开腹手术相比,具有创伤小、安全系数高、恢复快等优点。其直视下观察,能发觉常规肝胆脾胰CT、超声以及磁共振等检查所不能发现的肝胆胰疾病,同时进行治疗,如十二指肠乳头炎、乳头狭窄、乳头旁憩室、十二指肠乳头过长、胆胰合流异常等。
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EST)被用于十二指肠乳头狭窄、乳头炎、胆胰合流异常、胆汁淤积、泥沙样结石等疾病的治疗,同时也是几乎所有治疗性ERCP操作的基础,如进行胆总管取石、放置胆道内外引流管、放置胆道金属支架前必须进行EST,可放置辅助器械进入胆总管或较大胆总管结石的排出。
目前临床应用的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刀管身呈圆柱形,头端呈锥形,通过收紧电刀金属丝使其头端完全呈弓形,通过推进乳头括约肌切开刀或通过十二指肠镜抬钳器上台乳头括约肌切开刀,进行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的切开或止血。该弓形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刀存在以下不足:1.该乳头括约肌切开刀只能拉伸呈弓形,方可进行十二指肠乳头切开,其切割方式较为单一;2.该乳头括约肌切开刀切割方向调整好后,暴露于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外面的导丝由于缺乏保护装置,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过程中容易损伤十二指肠黏膜,甚至导致十二指肠壁迟发性穿孔的发生;3.进行乳头切割或电凝止血过程中,金属刀丝容易被碳化的组织或血液附着,降低了切割及止血效果,需将切开刀退出体外,使用纱布将其擦除,不仅延长了手术时间,而且不利于十二指肠乳头止血治疗。
发明内容
根据上述提出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带保护鞘的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刀。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手段如下:
一种带保护鞘的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刀,包括外套管、电刀机构和电刀金属丝保护鞘管,所述电刀机构包括依次相连的电刀金属丝、金属丝连杆和金属丝手柄,所述电刀金属丝保护鞘管的内径与电刀金属丝外径匹配,电刀金属丝保护鞘管的尾端与金属丝保护鞘管手柄相连,金属丝保护鞘管手柄套在金属丝连杆外侧,所述电刀金属丝的头端系在外套管的外壁上,另一端通过外套管中部侧壁的通过孔进入到外套管内部的金属丝通道内,该通过孔的内径与电刀金属丝保护鞘管的外径匹配。
进一步地,所述外套管包括第一管段、第二管段和第三管段,所述第一管段前端为圆锥形,内部设有第一通道;所述第二管段为双通道管,第二通道和第三通道的出口均与所述第一通道相连;所述第三管段为三通道管,第四通道与第二通道相连,第五通道与第三通道相连,金属丝保护鞘管位于第六通道内,所述第三管段侧壁设有导丝入口和造影剂入口,所述导丝入口与第四通道相连,所述造影剂入口与第五通道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金属丝连杆的尾端与切开刀手柄相连,金属丝连杆的侧壁上有电刀连接接头。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管段的外壁还设有套接在其上的用于旋转导管的柱形手柄,柱形手柄两端设有手柄环。
进一步地,切开刀管体外径为7Fr,用于注射造影剂的第三通道、第五通道管径为0.5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东方医院(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未经上海市东方医院(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3960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