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橡胶改性沥青的高效除味剂在审
申请号: | 202010739768.6 | 申请日: | 2020-07-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7786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6 |
发明(设计)人: | 朱洪志;孔超;李颖;张进;屈文山;李新宇;郝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高速物资储运有限公司;大同市昊江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95/00 | 分类号: | C08L95/00;C08L21/00;C08K13/06;C08K9/04;C08K9/06;C08K7/26;C08K3/22;C08K3/3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54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橡胶 改性沥青 高效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橡胶改性沥青的高效除味剂。其特征在于该除味剂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成分组成:粉煤灰多孔微珠5%‑25%、硅烷偶联剂0.1%‑2%、硬脂酸锌5%‑15%、纳米氧化锌2%‑15%、硬脂酸0%‑3%、硫酸锌5%‑15%、蓖麻油酸锌50%‑75%、硫酸钙0%‑5%、硫酸镁0%‑5%。其生产方法为先将粉煤灰多孔微珠、硅烷偶联剂、硬脂酸锌、硬脂酸和纳米氧化锌用乙醇和水混合物进行预混合分散得到预混浆料;再在预混浆料中将水分散的硫酸锌、硫酸钙、硫酸镁加入进行分散后,接着加入蓖麻油酸锌并经过二次分散,获得混合浆料;混合浆料经过干燥得到橡胶改性沥青用高效除味剂。本发明的工艺过程简单、生产成本低廉,所得除味剂主要针对橡胶改性沥青设计,和沥青具有极高的相容性,并能有效吸附和络合橡胶改性沥青中的硫化氢、甲硫醇等恶臭分子,并提高橡胶改性沥青的硫化反应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专利涉及一种除味剂,尤其是一种针对橡胶、橡胶改性沥青、沥青、沥青/橡胶复合物制备的除味剂。
背景技术
橡胶改性沥青在道路交通领域得到快速推广和应用,利用橡胶粉对沥青改性得到橡胶改性沥青,可改善沥青的高低温性能,减缓沥青路面老化,提高车辆行驶安全和道路使用寿命,促进废旧橡胶综合利用。由于橡胶改性沥青生产和施工温度较高,导致生产和施工过程中产生大量橡胶气味和沥青烟气,污染环境,这也是限制了橡胶改性沥青的生产和应用的主要因素。目前,国内外对沥青加工的使用中产生的环境污染给予高度关注,但是相应的解决办法和相关产品较少,对净味沥青及其应用的报道也较少。壳牌公司自主研发的Bitufresh沥青净味剂可显著改善沥青加工和应用的污染问题,但加入后沥青与沥青混合料的低温抗裂性明显降低。如何在使用除味剂的同时,既解决环境污染问题同时保持沥青材料的路用性能是当前该领域面临的重要挑战之一。
采用除味剂来消除、减弱或者遮盖橡胶改性沥青、沥青或者橡胶/沥青复合物的气味是一种快速而有效的手段。然而现有国产除味剂并没有具体针对橡胶改性沥青开发,一般是将橡胶、塑料或沥青除味剂应用于橡胶改性沥青,这些除味剂经测试具有除味效率低,一些除味剂甚至采用了气味遮蔽剂,不仅没有降低沥青中硫化氢、氨、甲硫醇等恶臭物质的含量,反而导致VOCs和臭气浓度的上升。进口除味剂目前主要是壳牌公司的Bitufresh除味剂,其技术配方保密,可消除大约80%的气味,然而会导致沥青混合料低温抗裂性能下降,价格昂贵。因此开发低廉、高效的橡胶改性沥青用除味剂具有较大的市场需求。目前除味剂主要分为四类:分别是气味遮蔽类、物理吸附类、催化反应类和复合类,其中复合类兼有多种除味效果,然而配方开发最难,技术要求高。橡胶改性沥青制备工艺复杂,成分多,添加材料少则十几种,多则几十种,要想开发高效橡胶改性沥青除味剂,需要对挥发的臭味物质种类、含量有着深刻认识,其次开发的除味剂还要不对橡胶改性沥青的性能产生显著的降低。我们经过对橡胶改性沥青的烟气进行测试,发现导致臭味的主要物质为硫化氢、甲硫醇、氨、二硫化碳、苯乙烯,因此根据沥青烟气组分,采用物理吸附为辅,催化螯合反应为主开发复合型橡胶改性沥青除味剂有望解决这一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开发一种用于橡胶改性沥青的高效除味剂,通过本发明的技术手段和方法制备的除味剂相比现有产品具有突出的消除橡胶改性沥青的异味效果,对比壳牌Bitufresh除味剂也具有显著的特点,本发明是以粉煤灰多孔微珠为物理吸附剂,蓖麻油酸锌为主除味剂,添加其它成分后制得,具有制备过程简单,成本低,环境污染小,兼容性好,起效时间长等优点。
本发明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橡胶改性沥青的高效除味剂,其特征在于该除味剂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成分组成:粉煤灰多孔微珠5%-25%、硅烷偶联剂0.1%-2%、硬脂酸锌5%-15%、纳米氧化锌2%-15%、硬脂酸0%-3%、硫酸锌5%-15%、蓖麻油酸锌50%-75%、硫酸钙0%-5%、硫酸镁0%-5%。
其中所述的粉煤灰多孔微珠是经过300℃焙烧,比表面积大于25m2/g,平均孔径在9-10nm的多孔结构的粉煤灰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高速物资储运有限公司;大同市昊江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山东高速物资储运有限公司;大同市昊江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3976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活性炭滤芯的制备工艺
- 下一篇:一种超高层钢柱焊接定位调节固定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