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内孔激光熔覆头防误撞装置及防误撞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739772.2 | 申请日: | 2020-07-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2632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3 |
发明(设计)人: | 许欣荣;李世亮;苏成明;王春昌;李建勋;刘文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天元智能再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3C24/10 | 分类号: | C23C24/10;B22F3/105;B33Y30/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10005 陕西省西安市未央区明光路16号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激光 熔覆头防误撞 装置 防误撞 方法 | ||
1.一种内孔激光熔覆头防误撞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内孔激光熔覆头(1)、电感式接近传感器(3)、开关电源(4)、可编程逻辑控制器(6)和若干连接导线;所述电感式接近传感器(3)安装到所述内孔激光熔覆头(1)上,且所述电感式接近传感器(3)的探测头表面与内孔激光熔覆头(1)的熔覆输出表面水平齐平,使得电感式接近传感器(3)的感应探测距离等于内孔激光熔覆头(1)与待熔覆工件表面之间的距离;所述开关电源(4)通过导线连接于所述电感式接近传感器(3)和所述可编程逻辑控制器(6),所述电感式接近传感器(3)连接于所述可编程逻辑控制器(6);所述可编程逻辑控制器(6)基于电感式接近传感器(3)的探测信号生成防误撞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孔激光熔覆头防误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感式接近传感器(3)中设置有探测预警距离,当所述电感式接近传感器(3)探测到与待熔覆工件表面之间距离在所述探测预警距离之内时,所述电感式接近传感器(3)生成并输出非安全距离探测信号至所述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所述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收到所述非安全距离探测信号时自动生成防误撞报警信号,当所述电感式接近传感器(3)探测到与待熔覆工件表面之间距离在所述探测响应距离之外时,所述电感式接近传感器(3)生成并输出安全距离探测信号至所述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所述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收到所述安全距离探测信号时不生成防误撞报警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内孔激光熔覆头防误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电源(4)包括市电输入端、第一直流电压输出端和第二直流电压输出端,所述市电输入端连接于220V交流电,所述第一直流电压输出端连接于所述电感式接近传感器(3),为所述电感式接近传感器(3)提供工作电压,所述第二直流电压输出端连接于所述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为所述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提供工作电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内孔激光熔覆头防误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感式接近传感器(3)包括总电源输入端和探测信号输出端,所述总电源输入端连接于所述开关电源(4)的第一直流电压输出端,所述探测信号输出端连接于所述可编程逻辑控制器(6)。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内孔激光熔覆头防误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编程逻辑控制器(6)包括交流电源输入端、直流电压输入端和探测信号输入端,所述交流电源输入端连接于220V交流电,所述直流电压输入端连接于所述开关电源(4)的第二直流电压输出端,所述探测信号输入端连接于所述电感式接近传感器(3)的探测信号输出端。
6.根据权利要求3-5任一项所述的内孔激光熔覆头防误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感式接近传感器为NPN型电感传感器,当其探测到与待熔覆工件表面之间距离在所述探测预警距离之内时,所述电感式接近传感器(3)生成并输出的非安全距离探测信号为0V探测电压信号。
7.根据权利要求3-5任一项所述的内孔激光熔覆头防误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为型号为DVP40EH00T3的PLC。
8.根据权利要求3-7任一项所述的内孔激光熔覆头防误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电源(4)的第一直流电压输出端和第二直流电压输出端均输出24V直流电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天元智能再制造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陕西天元智能再制造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39772.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