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健脾益气膏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010740542.8 | 申请日: | 2020-07-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7187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8 |
发明(设计)人: | 程臣;李生发;林华胜;周衡;林元佳;黄国初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K36/9064 | 分类号: | A61K36/9064;A61K9/06;A61P1/14;A61P1/04;A61P1/00;A61K35/618 |
代理公司: | 南宁图耀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5127 | 代理人: | 马琳 |
地址: | 530000 广西壮族***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健脾益气膏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健脾益气膏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健脾益气膏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茯苓25~35份、苍术15~25份、白术25~35份、陈皮25~35份、法半夏25~35份、焦神曲25~35份、砂仁25~35份、海螵蛸15~25份、山药25~35份、红参片10~20份、当归15~25份、白芍10~20份、焦山楂25~35份。本发明适用于脾胃虚弱患者,所选用的原料药材药性互补,使药物相须、相使作用显著,在治疗上能达到健脾益气的目的;同时制成清膏免去了患者煎煮药材的步骤,利于服用和储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健脾益气膏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中医认为:脾胃五行属土,属于中焦,同为“气血生化之源”,共同承担着化生气血的重任,是后天之本。脾胃气虚症,症见神倦乏力、面色萎黄、胃脘部胀满不适、反酸烧心等,常因病后,或因饮食不节,内伤脾胃所致。目前脾胃虚弱患者使用的健脾益气的药方多为汤剂,口感味道都让人比较难接受,且服药时间多需七天至一个月不等,因煎煮困难、携带不方便且不利于储存,常使得患者医从性差,不能坚持服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免去患者煎煮中药的步骤又能保证疗效的健脾益气膏,以及该健脾益气膏的制备方法和应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健脾益气膏,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茯苓25~35份、苍术15~25份、白术25~35份、陈皮25~35份、法半夏25~35份、焦神曲25~35份、砂仁25~35份、海螵蛸15~25份、山药25~35份、红参片10~20份、当归15~25份、白芍10~20份、焦山楂25~35份。
所述原料的优选重量份为:茯苓28~32份、苍术18~22份、白术22~32份、陈皮28~32份、法半夏28~32份、焦神曲28~32份、砂仁28~32份、海螵蛸18~22份、山药28~32份、红参片12~18份、当归18~22份、白芍12~18份、焦山楂28~32份。
所述原料的最佳重量份为:茯苓30份、苍术20份、白术30份、陈皮30份、法半夏30份、焦神曲30份、砂仁30份、海螵蛸20份、山药30份、红参片15份、当归20份、白芍15份、焦山楂30份。
本发明的原料功效如下:
茯苓,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的干燥菌核,有利水渗湿、健脾的功效。
苍术,为菊科植物南苍术或北苍术等的根茎,有燥湿健脾、祛风散寒的功效。
白术,为菊科植物白术的根茎,健脾、益气、燥湿利水,具有促进肠胃蠕动、利胆、抗氧化的功效。
陈皮,本品为芸香科植物橘及其栽培变种的干燥成熟果皮,具有理气健脾、燥湿化痰的功效。
法半夏,为半夏炮制加工品,具有燥湿化痰、消痞散结的功效。
焦神曲,为辣蓼、青蒿、杏仁等药加入面粉或麸皮混和后,经发酵而成的曲剂。归脾胃经,具有消食化积、健脾和胃的功效。
砂仁,为姜科植物阳春砂或缩砂的成熟果实或种子,具有行气调中、和胃、醒脾的功效。
海螵蛸,乌贼科动物无针乌贼或金乌贼的干燥内壳,具有制酸止痛、嗳气泛酸、腹痛症瘕,虚疟泻痢的功效。
山药,为薯蓣科植物薯蓣的块茎,具有补脾养胃、生津益肺的功效。
红参片,本品为五加科植物人参的栽培品经蒸制后的干燥根,具有大补元气、复脉固脱、益气摄血的功效。
当归,为伞形科植物当归的根,具有补血和血、润燥滑肠的功效。
白芍,为芍药科植物芍药及毛果芍药的根,具有养血和营、敛阴平肝的功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未经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4054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路超声波测距控制系统
- 下一篇:一种激光打标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