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偏光板及含此偏光板的电子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740785.1 | 申请日: | 2020-07-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9704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6 |
发明(设计)人: | 林宜臻;庄于逸;张筱青;吴建宏;李信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明基材料有限公司;明基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5/30 | 分类号: | G02B5/30;G02B1/14;G02B1/11;G02B1/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12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偏光 电子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偏光板及含此偏光板的电子装置,该偏光板包括第一保护膜、第二保护膜以及偏光膜,夹于该第一、第二保护膜之间,其中该偏光膜包括具有不同偏光度的第一偏光区及第二偏光区,该第一偏光区偏光度大于99.9%且小于100%,透光率介于40%至45%之间;该第二偏光区偏光度不小于90%且不大于99.9%,透光率介于45%至48%之间。此偏光板适用于具有整合相机模块的显示元件的电子装置。本发明的偏光板以及含此偏光板的电子装置可达到较高显示占比的同时,还可隐藏相机镜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偏光板,且特别是关于一种适用于电子装置的偏光板,以及一种含此偏光板的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各式电子装置例如个人计算机、移动通讯设备及穿戴式装置已被广泛使用,且于有限空间中同时配备有多种输入装置或/和输出装置,诸如显示器、触控面板、传感器和相机模块等,更为相关技术发展重点。目前,具有整合相机模块的显示器的电子装置结构设计已为市场主流。如图1俯视示意图所示,在已知具有整合相机模块的显示器的电子装置中,为避免相机模块于电子装置外可视,会将相机模块14设置于电子装置的显示区域15的边框18中。然而,因电子装置的显示器荧幕进一步追求最大化,相机模块亦被整合入显示器中。请参考图2A及2B,其分别为已知含有整合相机模块至显示元件的电子装置2a的剖视、俯/仰视示意图。如图2A所示,电子装置2a的相机模块24设置于显示器200中,利用机械异型切割、钻孔等方式将偏光板22与显示元件23制作出镂空区域以对应并容纳该相机模块24,并使相机镜头21不被遮蔽以实现摄影功能。此型式的电子装置2a因在显示区域25具备相机模块的功能区26,其占据部分显示区域25而降低显示区域25于显示器200中显示占比,故改善相机模块的配装形式以提升显示器的显示占比成为各电子装备制造商积极技术改良的重点之一。
随OLED显示技术发展,在相关技术中已提出显示器下装配相机模块并提升显示器的显示占比的可行性。图3A及3B分别为已知具有整合相机模块的OLED显示器的电子装置的剖视、俯视示意图。如图3A、3B所示,电子装置3a包含OLED显示器300及相机模块34,其中相机模34设置于包含偏光板32与OLED显示元件33的OLED显示器300下方,而使该电子装置3a可达成显示区域35全荧幕显示的目的。但为了避免OLED显示元件33上的偏光板32的偏光特性影响该相机模块34的镜头31感光,而使得摄影质量下降,相机模块34的镜头31必需搭配偏光板32上的偏光失效区32b。然而,偏光失效区32b对应的相机模块34的摄影功能不作动时,该区的无偏光度使得该区以显示功能作动时显示质量降低,且因该偏光失效区32b的高透光率亦使该区下方的相机镜头31在该电子装置3a上可视。
因此,需要一个在整合相机模块至显示器的电子装置上,且可于电子装置上隐藏相机镜头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偏光板及含此偏光板的电子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因此,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偏光板,该偏光板包含:
第一保护膜;
第二保护膜;以及
偏光膜,其设置于该第一保护膜与该第二保护膜之间,且该偏光膜包含第一偏光区及第二偏光区;
其中,该第一偏光区的偏光度大于99.9%且小于100%,透光率介于40%至45%之间;该第二偏光区的偏光度不小于90%且不大于99.9%,透光率介于45%至48%之间。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偏光膜为碘系偏光片、染料系偏光片、聚亚乙烯基系偏光片的其中之一或组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明基材料有限公司;明基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明基材料有限公司;明基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4078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