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管道净水的管网循环杀菌抑菌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0741405.6 | 申请日: | 2020-07-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8962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2 |
发明(设计)人: | 肖磊;岳鹏;魏宏斌;刘书明;章建科;贾志宇;潘志华;赵军;刘丰;陈峰;赵小峥;陆志豪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通用自来水有限公司;上海中耀环保实业有限公司;上海中耀环保实业(启东)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06 | 分类号: | C02F9/06 |
代理公司: | 常州西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472 | 代理人: | 武政 |
地址: | 213000***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管道 净水 管网 循环 杀菌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管道净水的管网循环杀菌抑菌系统,属于管道净水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净水箱、微电解抑菌反应器、热源过滤器和臭氧发生器,微电解抑菌反应器和热源过滤器依次设于由用水点至净水箱的回水管路上,臭氧发生器与净水箱相连接。本发明中,微电解抑菌与臭氧杀菌协同作用,臭氧投加起到了瞬时灭菌的效果,同时增加了水中的溶解氧,通过微电解抑菌反应器的电解反应,水中的溶解氧得到活化,产生大量具有极强和广谱杀生能力的活性中间物质,如超氧离子自由基、羟基自由基等活性氧,从而不仅具有很强的瞬间杀菌能力,还具有较长的持续杀菌能力,满足了较长的管网直饮水净水需要,且净化后的水质溶解氧含量高,水质口感得到大幅提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管道直饮水、管道净水、管道分质供水的杀菌、抑菌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用于管道净水的管网循环杀菌抑菌系统。
背景技术
水是生命之本,饮水品质与身体健康密切相关。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饮水品质的追求也不断提高,随着近年来“桶装饮用水开封后长时间使用带来的二次污染”、“回收的空桶消毒不彻底及超寿命使用”、“饮水机卫生状况是否合格”等问题不断的爆出,传统桶装水的模式已经逐渐失去认可。而管道净水这种深度净水系统小型化、区域化、将瓶装水生产线放到家门口并直接服务到水龙头的技术模式,逐渐走入市场。
目前,饮用水杀菌抑菌技术主要有:加氯杀菌、紫外线杀菌、臭氧杀菌和电解杀菌等。
1、氯杀菌
人类使用液氯消毒已有100年以上的历史,氯消毒主要是通过次氯酸的氧化作用来杀灭细菌。氯消毒具有货源充足、操作方便、对细菌杀伤力大、在水中较稳定、有持续杀菌作用、使用费用低等优点。但氯对于水中的病毒、寄生虫卵的杀灭效果较差,需要在较高CT值(消毒剂浓度乘以接触时间)才能达到理想的除菌效果。
用氯消毒的另外一个主要的问题就是活性氯与水中的有机物反应生成一系列有机氯副产物,其中以三氯甲烷和卤乙酸为代表。我国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已对其规定了限定浓度。同时,采用氯消毒后水的口感较差。
2、紫外线杀菌
紫外线消毒技术的优点比较明显,在小水量时有明显的经济优势,在很低的消毒剂量和很短的停留时间的条件下,就能够有效的杀灭致病菌,而且其中有一些致病菌是液氯消毒难以灭活的。紫外线消毒设备易于安装,运行和管理都非常方便。且作为一种物理处理方法,紫外线消毒不向水中添加新的物质,消毒后的水中不会产生消毒副产物,这也正是化学消毒方法难以解决的一个问题。
紫外线消毒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就是消毒后的水中无“消毒剂”保护,不具有持续杀菌能力,经紫外线消毒后的水在管网内极易滋生细菌,存在二次污染的问题。考虑到管道净水需要一定的持续消毒效果,紫外线消毒单独用于管道净水消毒局限性较大。
3、臭氧杀菌
臭氧对水中的各种微生物都表现出良好的去除效果,优点主要有:臭氧可氧化水中溶解性的铁、锰,使之更易去除;臭氧可氧化致嗅物质和有色物质产生的嗅和味,改善口感,降低水的色度;对致病菌尤其是耐氯的隐孢子虫和贾第虫在低投加量的情况下就能够达到很好的杀灭效果;消毒后净水的口感较好。
臭氧消毒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消毒副产物的控制问题,特别是要避免产生溴酸盐,同时臭氧容易分解,在室温下,水中的臭氧的半衰期约为30min,在输送管道较长时,单独采用臭氧消毒难以保证持续的杀菌效果,容易产生细菌的增值问题。同时,臭氧刚投加后由于臭氧味不宜即时饮用,投加量大的话还可能氧化铁、锰离子产生色度。鉴于以上,臭氧消毒应用于管道净水首先需要解决投加量和投加点控制的问题。
4、微电解杀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通用自来水有限公司;上海中耀环保实业有限公司;上海中耀环保实业(启东)有限公司,未经常州通用自来水有限公司;上海中耀环保实业有限公司;上海中耀环保实业(启东)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4140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