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耐高温环氧树脂提纯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742097.9 | 申请日: | 2020-07-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2121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3 |
发明(设计)人: | 原宇航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珍正峰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1/00 | 分类号: | B01D1/00;B01D1/30 |
代理公司: | 武汉惠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43 | 代理人: | 陈红燕 |
地址: | 435406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耐高温 环氧树脂 提纯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耐高温环氧树脂提纯装置,涉及耐高温环氧树脂领域,包括内筒、电动机和粘度计,所述内筒的底部中间位置设有换热板,内筒的侧壁上部设有排气口,排气口处装有排气管道,排气管远离排气口的一端安装有冷凝装置,冷凝装置通过管道连接有抽真空机,内筒的顶部设有筒盖,筒盖的顶部中间位置设有电动机,电动机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连接有搅拌装置,所述筒盖下方靠近排气口的一侧螺栓安装有电动伸缩杆,电动伸缩杆的底部安装有粘度计,筒盖远离粘度计的一侧设有进料口,内筒的外侧设有与内筒相配套的保温外壳。本发明实现了同时完成脱水提纯和排气均值的功能,且通过自动化控制能实时了解反应釜内情况,优化了工作环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耐高温环氧树脂领域,具体为一种耐高温环氧树脂提纯装置。
背景技术
耐高温环氧树脂又称作人工树脂、人造树脂、树脂胶等。是一类重要的热固性塑料,广泛用于黏合剂,涂料等用途。。耐高温环氧树脂的分子结构是以分子链中含有活泼的环氧基团为其特征,环氧基团可以位于分子链的末端、中间或成环状结构。由于分子结构中含有活泼的环氧基团,使它们可与多种类型的固化剂发生交联反应而形成不溶、不熔的具有三向网状结构的高聚物。
耐高温环氧树脂具有广泛的用途,耐高温环氧树脂的生产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产生大量水分,传统的脱水方法大多为减压脱水,即通过反应釜上的夹套加热反应釜,使得水分蒸发,再在低压的环境下由管道排出,这种脱水方法存在夹套外置,车间温度高,反应釜密闭无法准确掌握反应釜内情况等问题,且需要另外的排气装置来均质反应釜内的耐高温环氧树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耐高温环氧树脂提纯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车间温度高,无法准确掌握反应釜内情况等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耐高温环氧树脂提纯装置,包括内筒、电动机和粘度计,所述内筒的底部中间位置设有换热板,内筒的底部一侧设有出料口,所述内筒的侧壁上部设有排气口,排气口通过密封套安装有排气管道,排气管远离排气口的一端安装有冷凝装置,冷凝装置通过管道连接有抽真空机,所述内筒的顶部设有筒盖,筒盖的顶部中间位置设有电动机,电动机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连接有搅拌杆一端,所述搅拌杆另一端通过密封套穿过筒盖至换热板上方位置,所述搅拌杆底部焊接有搅拌叶,所述筒盖下方靠近排气口的一侧螺栓安装有电动伸缩杆,电动伸缩杆的底部安装有粘度计,所述筒盖远离粘度计的一侧设有进料口,所述内筒的外侧设有与内筒相配套的保温外壳。
优选的,所述内筒、保温外壳与筒盖的接触面为法兰面,且筒盖外侧还设有圆环状的法兰卡箍。
优选的,所述排气口处活动安装有滤板。
优选的,所述搅拌叶位于内筒的内部下侧,且在竖直方向上倾斜30-60°。
优选的,所述保温外壳内壁与内筒外壁紧密贴合,且设有卡扣,保温外壳与内筒卡扣锁紧。
优选的,还包括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分别与安装于进料口和出料口处的电磁阀、电动机、抽真空机和粘度计电性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该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该耐高温环氧树脂提纯装置通过在内筒内设置换热板,利用水与耐高温环氧树脂不同的沸点以达到脱水的效果,且在内筒外设置保温外壳以减少散热,提升热利用效率和工作效率的同时,还能避免车间因散热而导致温度过高,优化工作环境。
(2)该耐高温环氧树脂提纯装置通过设置抽真空装置使筒内保持低压环境,降低水与耐高温环氧树脂的沸点,提升脱水的工作效率,同时低压环境也可以达到排气的效果,且在内筒内部下方设置搅拌装置,提高耐高温环氧树脂的流动性便于水蒸气和空气排出,其设置在内筒底部也能避免因搅动导致空气进入耐高温环氧树脂液态内部
(3)该耐高温环氧树脂提纯装置通过设置电动伸缩杆和粘度计,能自动测量液体表面的流动性并传输至控制装置,便于实时了解反应釜内情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珍正峰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湖北珍正峰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4209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