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覆膜支架及覆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742203.3 | 申请日: | 2020-07-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5298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8 |
发明(设计)人: | 高小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苏畅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F2/07 | 分类号: | A61F2/07;A61F2/91;A61B17/12 |
代理公司: | 上海硕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51 | 代理人: | 郭桂峰 |
地址: | 200120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支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覆膜支架及覆膜方法,所述覆膜支架包括:支架主体,包括流入段、流出段以及位于所述流入段和所述流出段之间的中间段,血流能够自所述流入段流入,通过所述中间段后,经所述流出段流出;覆膜,所述覆膜环绕安装于所述支架主体的所述中间段靠近所述流入段的一端,对应动脉瘤开口的近心端。本发明所提供的所述覆膜支架的所述覆膜能够覆盖动脉瘤开口的近心端,阻止或减小血管中的血液进入动脉瘤,提高动脉瘤的愈合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领域,进一步地涉及一种覆膜支架及覆膜方法。
背景技术
动脉瘤是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一旦破裂则致死率极高。较大的动脉瘤破裂的风险更高,已破裂的动脉瘤即使保守治疗,稳定后再破裂的风险也较大,这类动脉瘤通常起病急,病程短,易造成不良预后。形成动脉瘤的病因较多,多与动脉硬化、高血压、肌纤维发育不良、免疫因素、遗传因素等相关,目前其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明确。针对动脉瘤的治疗方面尚没有完全统一的认识,内科治疗是基础,对于动脉瘤的处理主要包括外科手术夹闭动脉瘤和介入手术腔内治疗。外科手术风险较高,创伤较大,并发症较多,随着介入技术的发展,支架的出现使介入治疗颅内动脉瘤的疗效大大提高。
目前临床上主要的支架技术包括,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术、血流导向装置置入术和覆膜支架置入术。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可以改变动脉瘤颈处的血流动力学状态、改变载瘤动脉曲度、起到血管内皮生长的“脚手架”的作用。血流导向装置可以改变动脉内血流动力学状态诱发动脉瘤内血栓形成。覆膜支架可以隔绝动脉瘤内血流诱发瘤内血栓形成。不过,现有技术的血管支架仍具有一些缺陷。
在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介入手术过程中,需要通过微导管穿越支架网眼输送弹簧圈来填塞动脉瘤腔,微导管穿过支架空隙的难度很大、而且由于操作时易穿破血管组织而导致风险较高,而且成本也较高。动脉瘤栓塞术后存在延迟闭塞、复发、破裂风险。血流导向装置置入术中,为改变动脉内血流诱发动脉瘤内血栓形成,希望支架具有较高的金属覆盖率,血管支架的金属覆盖率是指支架中的金属覆盖面积占支架总面积的比例。目前临床上可以选择使用金属覆盖率35%左右的Pipeline支架进行介入治疗。然而,支架金属覆盖率越高也会存在一系列问题:1、覆盖率越高,径向张力越高,顺应性变差;2、覆盖率高可能会妨碍甚至阻塞周边血管的血流,而对患者造成额外伤害;3、覆盖率高的情况下,动脉瘤近端的血压很大,支架的网孔在血流的持续冲刷下容易发生动脉瘤破裂出血。如果采用全覆膜型支架,虽然可以隔绝动脉瘤内的血流,但是其存在覆盖血管其它穿支动脉而阻碍正常血流的风险,并且全覆膜支架具有高的剖面特征,使支架输送困难,难于到达病变部位,适用范围具有局限性。
综上所述,针对较大的动脉瘤并临近重要分支血管的病变血管,为避免动脉瘤延迟闭塞、复发甚至破裂,需要开发一种更易输送、更安全的血管内治疗植入物。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覆膜支架及覆膜方法,所述覆膜支架的覆膜位于支架主体的中间段靠近流入段的一端,能够对动脉瘤开口的近心端进行封堵,能够防止或减小血管内的血流进入动脉瘤,以有利于动脉瘤的修复。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覆膜支架,包括:
支架主体,包括流入段、流出段以及位于所述流入段和所述流出段之间的中间段,血流能够自所述流入段流入,通过所述中间段后,经所述流出段流出;
覆膜,所述覆膜环绕安装于所述支架主体的所述中间段靠近所述流入段的一端,对应动脉瘤开口的近心端。
在本发明的一些优选实施例中,所述覆膜的长度大于动脉瘤开口长度的一半,小于动脉瘤开口的长度。
在本发明的一些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支架主体是自膨胀式支架。
在本发明的一些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支架主体采用形状记忆材料制作而成。
在本发明的一些优选实施例中,所述覆膜通过缝合,或粘结,或静电纺丝的方式安装于所述支架主体的所述中间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苏畅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苏畅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4220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