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锰酸镍材料检测猪瘟病毒免疫传感器制备及应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742523.9 | 申请日: | 2020-07-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1217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24 |
发明(设计)人: | 傅小红;杨敏;钟思琦;张琴;梅丽;尚书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师范学院 |
主分类号: | G01N27/327 | 分类号: | G01N27/327;G01N27/30;G01N27/48;G01N33/543;G01N33/551;G01N33/553 |
代理公司: | 成都东唐智宏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61 | 代理人: | 罗言刚 |
地址: | 6100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锰酸镍 材料 检测 猪瘟 病毒 免疫 传感器 制备 应用 方法 | ||
1.一种锰酸镍材料检测猪瘟病毒免疫传感器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①.将玻碳电极依次通过直径0.3μm以上和直径0.05μm以下的氧化铝粉末打磨10-20分钟,用超纯水冲洗干净,再置于无水乙醇中超声波清洗5~10分钟随后置于超纯水中再次超声波清洗5~10分钟;
步骤②.将清洗后的玻碳电极置于硫酸溶液中,循环伏安扫描法扫描15~25圈使电极活化,电位范围为-0.8V~1.8V;活化完成后用超纯水冲洗干净,置于超纯水中备用;
步骤③.将碳纳米管/锰酸镍纳米复合材料滴涂于经过活化后的玻碳电极表面,将电极倒置于4~8℃环境下保存4~8h,直至玻碳电极表面形成一层均匀的固体薄膜;
步骤④.将纳米金溶液滴涂在步骤③中得到的位于玻碳电极表面的碳纳米管/锰酸镍纳米复合材料固体薄膜上方,将电极倒置于4~8℃环境下保存4~8h使之在碳纳米管/锰酸镍纳米复合材料固体薄膜上形成一层稳定吸附的纳米金粒子;
步骤⑤.将猪瘟抗体稀释液滴涂于步骤④得到的吸附有纳米金粒子的薄膜层上方,将电极倒置于4~8℃环境下保存4~8h在碳纳米管/锰酸镍纳米复合材料固体薄膜上形成猪瘟抗体薄膜,制备得到所需电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纳米管/锰酸镍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为:将锰酸镍粉、碳纳米管、超纯水按1:2-3:45-48的体积比配置于离心管中,用超声波清洗仪在超纯水中超声波清洗24-48小时,直至液体中无肉眼可见颗粒物。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金溶液的制备方法为:分别配制质量分数为0.01%氯金酸以及质量分数为1%的柠檬酸三钠;取质量分数为0.01%的氯金酸于烧瓶中并在油浴锅中在98-100℃下加热搅拌至沸腾;迅速加入质量分数为1%的柠檬酸三钠溶液;氯金酸和柠檬酸三钠的体积比为100:2-4;
继续搅拌10-20分钟后;移去加热源,继续加热10-20分钟,将溶液收集置于玻璃冷冻管,于0-4℃温度条件下保存。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猪瘟抗体稀释液的制备方法为:取猪瘟快速检测试剂盒中的酶标结合液,即猪瘟抗体原液加入超纯水稀释100倍,得到1%原浓度猪瘟抗体稀释液。
5.一种锰酸镍材料检测猪瘟病毒免疫传感器应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检测底液制备:将磷酸氢二钾加入超纯水溶解定容制备成浓度为0.05-0.1mol/L的PBS缓冲溶液A液;将磷酸二氢钠加入超纯水溶解定容制备成浓度与所述A液相同的PBS缓冲溶液B液;将A、B液以一定的比例混合成pH=7.0的PBS缓冲溶液;
取猪瘟抗原病毒原溶液加入超纯水配成1.0000×10-1ug/mL的猪瘟病毒抗原溶液并使用超纯水继续梯度稀释配置成用于检测的一系列浓度为梯度变化的猪瘟抗原标准液;
2)样品处理:将猪瘟快速检测试剂盒中的酶标结合液和去离子水按1:100的比例混合摇匀待用;
3)检测:
所述检测包括标准曲线的测定和样品测定;
标准曲线测定:在三电极检测体系下,移取5-10mLPBS缓冲溶液于电解槽中,从最低浓度开始依次取猪瘟抗原标准液,
所述三电极检测体系中用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制备方法制得的玻碳电极作为工作电极;
每个浓度按照1μL、2μL、4μL、5μL、7μL、9μL、10μL依次累加取液加入到电解槽中,每次累加都利用循环伏安检测一次;每次累加后使底液混合均匀后静置1~2分钟,使电解槽中反应完全,再进行检测,检测完成后绘制出该浓度的标准曲线;更换不同浓度,重复上述检测,若两个浓度检测曲线不重合,线性方向不变,可继续累加检测,底液不用清除;
样品测定:将样品稀释至少100~150倍,在上标准曲线测量的工作条件下,移取5mLpH=7.00的PBS缓冲溶液于电解槽中,将制备好的样品液10μL搅拌2min混合均匀后检测,直至上一浓度梯度与下一浓度梯度检测曲线重合即停止检测,代表抗体消耗完毕,并由上述步骤得到的标准曲线,通过标准曲线上的电流信号,找出相同电流信号对应的浓度,从而推断出样品浓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师范学院,未经成都师范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42523.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