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304不锈钢排污泵叶片氮化设备及氮化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742883.9 | 申请日: | 2020-07-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7644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8 |
发明(设计)人: | 秦康生;陆素梅;张志高;吴宝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C23C8/26 | 分类号: | C23C8/26;B22C9/04;B24C1/08;B24C3/02;B24C7/00 |
代理公司: | 扬州苏中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22 | 代理人: | 沈志海 |
地址: | 225009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304 不锈钢 排污 叶片 氮化 设备 方法 | ||
一种304不锈钢排污泵叶片氮化设备及氮化方法,属于机械加工技术领域,加工设备由浇注装置、金属通孔零件去除钝化膜装置、真空挤出机排污泵叶片加工装置组成,设备结构新颖,通过浇注装置中撞杆重复撞击圆环凸台,保温外壳带动浇注模具内液体金属产生震动,得到内部无空气和杂质的浇注零件;通过金属通孔零件去除钝化膜装置使通孔金属零件得到全方位去除钝化膜的处理;通过真空挤出机耐磨排污泵叶片加工装置解决了过去在氮化过程中,氮化铁吸附量无法控制和分布不均的问题,满足了排污泵叶片的热处理加工需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机械加工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叶片氮化加工设备及其氮化方法,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304不锈钢排污泵叶片氮化设备及氮化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相伴产生的各种污水也越来越多,相伴产生的排污泵的使用也日益增多、排污泵叶片是排污泵关键核心部件、排污泵的好坏对挤出机的性能起决定性的作用,其使用寿命直接关系到排污泵的使用效果和生产效率,目前排污泵叶片最好加工方法是采用消失模精铸高铬合金耐磨排污泵叶片的加工方法,这种加工方法加工出的排污泵叶片形状好,耐磨性高,能长期保持绞刀与衬套的较小间隙,使排污泵长期持续节能,但消失模精铸高铬合金排污泵叶片的加工方法在加工和使用时,存在以下问题:(1)内部有杂质和气孔、(2)不耐酸碱腐蚀;(3)表面磨损后不能重复使用增加成本;(4)采用高铬合金铸造成本高;(5)内部结构塑性差。为了解决上述不足,设计出一种排污泵叶片加工装置及其使用方法显得尤为必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出一种不锈钢排污泵叶片氮化设备及氮化方法,装置结构新颖,使用性能好,适应性强,加工装置和加工方法可方便及快速的制造耐排污泵叶片,提高生产效率,可进一步满足耐磨排污泵叶片的使用性能。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一种不锈钢排污泵叶片氮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工设备由浇注装置、金属通孔零件去除钝化膜装置、真空挤出机排污泵叶片加工装置组成;
所述浇注装置由第一立柱、外壳、第一压盖、第一真空泵、进气阀、撞击杆、型砂组成,所述外壳外围中间设有圆环凸台,所述外壳顶部设有外檐,所述外檐底面设有圆弧槽,所述第一立柱的顶端设置在所述圆弧槽中,所述第一立柱与外壳形成点接触支撑连接,所述外壳上部设有第一压盖,所述第一压盖中间设有第一圆通孔,所述第一圆通孔上连接设有第一真空泵,所述第一圆通孔一侧设有第二圆通孔,所述第二圆通孔与进气阀连接,所述圆环凸台的外侧设有撞击杆,外壳内部设有型砂;
所述金属通孔零件去除钝化膜装置由第一支撑架、第二支撑架、横梁、第一滑杆、液压缸、连接架、第一支撑板、第一固定杆、第二摩擦轮、工作仓、第一阀门、混合进管、第一电动机、第二轴承、第一摩擦轮、第一螺母、第二螺母、第一轴承组成;所述横梁连接设置在支撑架的上方,所述横梁两边对称设有第三圆通孔,所述第三圆通孔内设有第一滑杆,所述横梁中心设有第四圆通孔,所述第四圆通孔内设有液压缸,所述液压缸内部设有第一活塞杆,所述第一活塞杆底部与连接架中心的第一螺纹孔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架的内部设有第二支撑架,所述第二支撑架的上方设有工作仓,所述工作仓底部连接有圆锥体,所述圆锥体的底部设有第八圆通孔,所述工作仓内上部设有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四周对称均匀设有第九圆通孔,所述第九圆通孔内设有第一轴承,所述第一轴承内设有第一固定杆,所述第一固定杆中部设有第二摩擦轮,所述第一固定杆底部套置排污泵叶片,并通过第二螺母紧固,所述第一支撑板中心设有第六圆通孔,所述第六圆通孔内设有第二轴承,所述第二轴承内设置有第一传动轴,所述第一传动轴穿过第一摩擦轮中心的第七圆通孔,并通过第一螺母紧固,所述第一摩擦轮与第二摩擦轮紧密接触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板上部设有连接架,所述连接架两边对称设有第二螺纹孔,所述第一滑杆的底部与螺纹沉孔连接,第一滑杆的顶端穿过第三圆通孔,连接架中心设有第一螺纹孔,所述第一活塞杆的底部与第一螺纹孔连接,所述连接架底部中心设有第一电动机,所述工作仓下部四周均匀设有第五圆通孔,所述第五圆通孔内设有混合进管,所述混合进管上设有控制砂料和高压气体流量的第一阀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大学,未经扬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4288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