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酶法甘油解甘油三酯制备偏甘油酯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742951.1 | 申请日: | 2020-07-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0997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0 |
发明(设计)人: | 王永华;岳海鹏;杨博;王卫飞;蓝东明;罗日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理工大学;广州永华特医营养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P7/64 | 分类号: | C12P7/64;C12N11/08;C12N9/2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宫爱鹏 |
地址: | 51064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甘油 制备 甘油酯 方法 | ||
1.一种酶法甘油解甘油三酯制备偏甘油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制备固定化脂肪酶MAS1-IM;
(2)酶催化甘油解反应制备偏甘油酯,按质量份计:
无溶剂体系情况下:将1~10份植物油,1~4份的甘油,与0.2~2.5份固定化脂肪酶MAS1-IM混合,在40~70℃的温度下反应4~8小时,得到产物混合物;或者,
有溶剂体系情况下:取将1~10份植物油,1~4份的甘油,13~39份有机相试剂,与0.2~2.5份固定化脂肪酶MAS1-IM混合,在40~70℃的温度下反应2~6小时,得到产物混合物;
(3)产物混合物经分离得到偏甘油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固定化脂肪酶MAS1-IM的制备,按质量份计:
取3~10份固定化载体,6~20份质量的Tris-HCL缓冲液,0.3~1.5份的游离脂肪酶MAS1-IM混合,在25~35℃下混合搅拌吸附3~5个小时,然后过滤并干燥,得到固定化的脂肪酶MAS1-IM;所述固定化载体为非极性大孔树脂、弱极性大孔吸附树脂、离子吸附树脂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化载体经如下预处理:首先要经过95%的乙醇浸泡24小时,使用蒸馏水水洗至中性;再用5%HCL浸泡24小时,之后使用蒸馏水水洗至中性;再用3%NaOH浸泡24小时,之后再使用蒸馏水水洗至中性备用即可。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所述Tris-HCL缓冲液浓度为0.03mol/L,PH为7.6。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的反应体系中水分含量不高于0.05%;固定化脂肪酶加量为底物总质量的2%~25%;有机相试剂加量为底物总质量的1.5~4倍。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植物油与甘油的摩尔比为1:(1~5);步骤(2)的反应在气浴摇床转速为150±50rpm/min的条件下进行。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分离是指所得混合物经过高速离心分离后,得到上层油脂,再经过多级分子蒸馏,即可得到高纯度的偏甘油酯产品。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心分离的转速为8000~12000r/min,持续时间为3~5min,所述分子蒸馏蒸发温度140±20℃,真空压力为10±5Pa。
9.根据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相试剂为叔丁醇。
10.根据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油为大豆油,芝麻油,棕榈油,花生油,玉米油,葵花籽油,椰子油,橄榄油,亚麻籽油,山茶籽油,棕榈仁油,棉籽油,红花籽油,稻米油中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理工大学;广州永华特医营养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华南理工大学;广州永华特医营养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42951.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