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室温预应变后低温循环应变强化奥氏体不锈钢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743454.3 | 申请日: | 2020-07-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9634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7 |
发明(设计)人: | 王纵驰;陈旭;靳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大学 |
主分类号: | C21D8/00 | 分类号: | C21D8/00 |
代理公司: | 天津盛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09 | 代理人: | 刘英梅 |
地址: | 300071***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室温 应变 低温 循环 强化 奥氏体 不锈钢 方法 | ||
1.一种室温预应变后低温循环应变强化奥氏体不锈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在室温下对试件进行拉伸预应变:将试样夹持于试验机上进行单向拉伸直至达到设定的预应变量后将载荷卸载至0,拉伸过程中的应变加载率为0.0004s-1;
步骤二、在低温环境下对试件进行循环强化处理:将试件夹持于试验机上并放入低温箱中,设置低温箱温度后进行降温操作,待低温箱内达到设定温度并稳定后保温设定时间,随后开始循环强化处理试验,使试件在低温环境中轴向拉伸-压缩循环一定次数个周期,循环的次数根据低温循环试验的应力响应规律确定,而后将载荷卸载至0,拆卸装置取出试样,完成强化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温预应变后低温循环应变强化奥氏体不锈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采用自行搭建的低温试验平台上进行操作;低温试验平台包括低温箱、液氮罐和控制系统,液氮罐用于提供制冷源液氮,低温箱与液氮罐连接、并在两者的连接管路上设置调节阀门;低温箱配备有实现箱内温度分布均匀的风扇及实时监测箱内温度的温度传感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温预应变后低温循环应变强化奥氏体不锈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的保温时间为20分钟。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温预应变后低温循环应变强化奥氏体不锈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循环应变幅值Δε/2=0.5%,应变率为0.005s-1,周期为4s,加载波形为三角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大学,未经天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43454.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