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度调节系统和座椅固定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0743900.0 | 申请日: | 2020-07-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4547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31 |
发明(设计)人: | 黄训增;魏立刚;李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风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N2/005 | 分类号: | B60N2/005;B60N2/02;B60N2/10;B60N2/16 |
代理公司: | 北京信诺创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28 | 代理人: | 黄姝 |
地址: | 430056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度 调节 系统 座椅 固定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度调节系统,包括高度调节电机、连杆组件、自锁组件和翻转组件,所述高度调节电机带动所述连杆组件运动后,所述连杆组件带动所述翻转组件上下翻转,所述自锁组件安装在所述连杆组件上,所述高度调节电机带动所述连杆组件时,所述自锁组件解锁所述连杆组件,使所述连杆组件能够带动所述翻转组件上下翻转;所述翻转组件被座椅向下压时,所述翻转组件带动所述连杆组件,所述连杆组件带动所述自锁组件与所述连杆组件锁定。本发明中的高度调节系统和座椅固定装置能够准确调节座椅、操作方便、避免划伤和座椅骨架变形。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度调节系统和座椅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汽车座椅在车辆的安全性和舒适性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在车辆开发过程中需要对汽车座椅进行多种评价与实验验证,汽车座椅的固定装置也呈现出多样化。随着汽车座椅的日新月异,结构不断变化改进,常规汽车座椅固定装置已无法满足快速、通用、便捷的汽车座椅固定要求。所以有必要对汽车座椅的固定装置做出新的设计。
当前的座椅固定工装有两种形式:
1.采用4个支架用螺栓固定座椅的4个安装孔,固定过程需要多人配合,无法准确调整座椅角度,且固定过程中存在工具划伤座椅的风险。对前后座椅支脚高度差别较大的座椅类型,该方法无法调整到座椅的准确位置,需另外借助垫块,使得操作繁杂、固定牢固性下降。
2.另外一种固定方式是由外向内侧压座椅滑轨实现座椅固定,虽然可以适应不同座椅滑轨宽度,但无法适应不同座椅滑轨长度,对于滑轨外壁非垂直类型的座椅无法施压,导致通用性不强,且向内压滑轨无法控制力度,容易造成座椅骨架变形,另外仅有Y向单侧力固定,Z向无固定,固定牢固程度差,固定过程中滑轨会被螺栓划伤。
因此,现有的座椅固定工装存在以下问题:
1.手动固定,无法实现自动调节;2.操作繁杂,需多人配合,浪费工时;3.无法准确调整座椅位置,造成实验结果偏差;4.固定过程中固定工具存在划伤座椅风险;5.固定过程中容易造成座椅骨架变形。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准确调节座椅、操作方便、避免划伤和座椅骨架变形的高度调节系统和座椅固定装置。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高度调节系统,包括高度调节电机、连杆组件、自锁组件和翻转组件,
所述高度调节电机带动所述连杆组件运动后,所述连杆组件带动所述翻转组件上下翻转,
所述自锁组件安装在所述连杆组件上,所述高度调节电机带动所述连杆组件时,所述自锁组件解锁所述连杆组件,使所述连杆组件能够带动所述翻转组件上下翻转;
所述翻转组件被座椅向下压时,所述翻转组件带动所述连杆组件,所述连杆组件带动所述自锁组件与所述连杆组件锁定。
进一步地,所述连杆组件包括第一丝杆、第二丝杆、滑块、滑轨和推拉杆,所述高度调节电机带动所述第一丝杆转动,所述第一丝杆带动所述第二丝杆转动,所述滑块套设在所述第二丝杆上,所述第二丝杆用于带动所述滑块沿所述滑轨滑动,所述推拉杆的一端与所述翻转组件可转动连接,所述滑块滑动时带动所述推拉杆的另一端滑动,以带动所述翻转组件上下翻转。
进一步地,所述自锁组件安装在所述滑块内,并且套设在所述第二丝杆外;
所述第二丝杆被所述高度调节电机带动时,带动所述自锁组件与所述滑轨分离解锁,所述第二丝杆带动所述滑块沿所述滑轨前后移动;
所述翻转组件被座椅向下压时,所述滑块带动所述自锁组件与所述滑轨锁定。
进一步地,所述自锁组件包括套筒和卡爪,所述套筒套设在所述第二丝杆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风汽车有限公司,未经东风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4390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