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寒动车组防溢流净水箱在审
申请号: | 202010743954.7 | 申请日: | 2020-07-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0754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0 |
发明(设计)人: | 崔婧美;何光明;刘婷;战国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D35/00 | 分类号: | B61D35/00 |
代理公司: | 长春众益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22211 | 代理人: | 余岩 |
地址: | 130061 吉林***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寒 车组 溢流 净水 | ||
一种高寒动车组防溢流净水箱,包括净水箱体、水箱帽、两个注水管、密封塞、溢流管,所述两个注水管分别延伸到车体两侧,所述两个注水管水箱内出水口之间用板分隔开,所述防溢流净水箱还包括设置在所述两个注水管顶部的密封塞,所述密封塞包括直径与所述注水管外径相同的密封板,所述密封板下侧固定连接定位组件,本发明高寒动车组防溢流净水箱在注水管上部设置密封塞,注水作业时,水箱满后多余的水只能从溢流管流出,不会从另一侧注水管流出,避免了车外高寒环境注水时注水口检查门冻结导致下一站段不能注水的问题,也减少了动车组车内注水时的地面清扫工作,并且密封塞采用不锈钢材质,与箱体同寿命,无需额外的检修维护。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轨道车辆给水卫生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高寒动车组防溢流净水箱。
背景技术
随着轨道车辆的发展,高寒动车组的应用越来越多,现有动车组净水箱在车体两侧各设一个注水管,注水管为直通管路,当从车下任意一处给水箱注水时,水箱水满后,水会从另外一侧注水管和溢流管流出,动车组在高寒环境使用注水时,从注水口溢出的水冻结注水口外的检查门,在下一站段无法进行注水作业,影响车上水箱的使用,另外注水管溢出的水洒落在人行道上,造成通行不便,增加地面清扫工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动车组在高寒环境注水时,水从另一侧注水管溢流,冻结另一侧注水口外检查门,使下次注水无法进行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高寒动车组防溢流净水箱,包括净水箱体、水箱帽、两个注水管、密封塞、溢流管,所述两个注水管分别延伸到车体两侧,所述两个注水管水箱内出水口之间用板分隔开,所述防溢流净水箱还包括设置在所述两个注水管顶部的密封塞,所述密封塞包括直径与所述注水管外径相同的密封板,所述密封板下侧固定连接定位组件,所述定位组件沿所述密封板的垂直轴线对称布置,所述定位组件上端与所述注水管内壁配合用于定位密封板,所述定位组件上设置水流通道,所述密封塞高度大于注水管上端面和水箱帽之间的距离。
所述定位组件包括两个卡接在一起的V形板,一个V型板中间位置上侧开槽,另一个V型板中间位置下侧开槽,两个V型板十字交错卡接,两个V型板与所述密封板连接位置加工出与所述注水管内壁配合的直边用于定位密封板,防止密封板偏向一边或者倾斜,可以很好的密封注水管上口。
所述定位组件为三个圆周排列的圆柱,三个圆柱的最外侧在同一个圆周上,三个圆柱外侧与所述注水管内壁配合定位密封板,三个圆柱之间留有水流通道。
所述定位组件为相对于圆心对称布置的两个平行梯形板,梯形板上端与所述密封板连接位置加工出与所述注水管内壁配合的直边,用于定位密封板。
所述定位组件上与注水管内壁配合的直边与其下侧相邻的斜边采用圆角过渡,防止定位组件下落时卡住,顺利下落。
本发明相比现有技术产生的积极效果如下:
本发明高寒动车组防溢流净水箱在注水管上部设置密封塞,注水作业时,水箱满后多余的水只能从溢流管流出,不会从另一侧注水管流出,避免了车外高寒环境注水时注水口检查门冻结导致下一站段不能注水的问题,也减少了动车组车内注水时的地面清扫工作,并且密封塞采用不锈钢材质,与箱体同寿命,无需额外的检修维护。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防溢流净水箱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密封塞轴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2,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是提供一种高寒动车组防溢流净水箱,包括净水箱体1、水箱帽2、注水管3、注水管4、密封塞5、溢流管6,所述两个注水管出水口之间用板分隔开,所述注水管3、注水管4顶部设置密封塞5。所述密封塞5包括直径与所述注水管3和4直径相同的密封板7,所述密封板7下侧与定位组件固定连接,所述定位组件沿所述密封板的垂直轴线对称布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4395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