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虾青素纳米微囊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744296.3 | 申请日: | 2020-07-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6986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15 |
发明(设计)人: | 高大威;王帅;朱瑞艳;王冬 | 申请(专利权)人: | 燕山大学 |
主分类号: | A23L33/00 | 分类号: | A23L33/00;A23L33/135;A23L29/00;A23L5/00;A23L5/30 |
代理公司: | 大连东方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212 | 代理人: | 房艳萍;李馨 |
地址: | 066004 河北省***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虾青素 纳米 制备 方法 | ||
1.一种虾青素纳米微囊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雨生红球藻中虾青素酯的提取
将雨生红球藻粉以液料比1:50~200溶于乙酸乙酯与乙醇的混合提取剂中,温度30~70℃,在水浴超声中浸提40~80min,8000~12000rpm离心3~5min取上清,混合上清液,避光于3~5℃保存;其中,所述乙酸乙酯与乙醇的体积比为1~6:1~6;
(2)解脂亚罗酵母发酵产碱性脂肪酶
将解脂亚罗酵母于28~32℃在PDA固体培养基上活化,挑取平板上的单菌落接种到含有1~3ml种子培养基的试管中,于25~32℃、120~200rpm摇床培养1~3d后,全部转接到装有50ml种子培养基的锥形瓶中,相同条件下摇床培养1~3d后,以接种量10~20%接种到发酵培养基中,相同条件下摇床培养,当酶活达到60~90U/L不再上升时,收集发酵液,7000~12000rpm,4℃,离心5~15min,取上清,3~5℃保存,得到脂肪酶液;
(3)碱性脂肪酶水解虾青素酯
取步骤(1)的上清液旋转蒸干,加入1~3倍质量的吐温80乳化,再将乳化液溶于0.05~0.2M、pH6~9的PBS缓冲溶液中,定容至10ml,以每微克总类胡萝卜素加入4~16U脂肪酶的量加入脂肪酶液,30℃,150~180rpm反应4~12h;反应结束后,加入与等体积的丙酮,室温条件下用漩涡振荡器300~500rpm振荡30~60s,再加入等体积的正己烷,上述同样方法振荡30~60s后,8000~15000rpm离心1~3min,离心后的混合溶液分层,移出上相液体,吹干,得到虾青素;
(4)植物乳杆菌细胞膜的提取
将植物乳杆菌细胞,经冻融处理使细胞破碎,于3000~5000rpm离心5~15min,并用0.01mol/L、pH7.4的PBS缓冲溶液洗涤,再按照植物乳杆菌细胞与2.5mM的PBS低渗溶液的质量比为1:30~50的比例,冰浴混悬15~25min后,于12000~18000rpm离心50~80min,弃上清,获得植物乳杆菌细胞膜溶液,在0.01mol/L、pH7.4的PBS缓冲溶液置3~5℃保存备用;
(5)虾青素纳米微囊的制备
将步骤(3)得到的虾青素加入1~3倍质量的吐温80研磨乳化,再将乳化液溶于0.05~0.2M、pH6~9的PBS缓冲溶液中,得到虾青素溶液;再将虾青素溶液和步骤(4)所得的植物乳杆菌细胞膜溶液混合,使用挤出器重复挤压,即得负载虾青素的纳米微囊;其中,所述虾青素溶液与植物乳杆菌细胞膜溶液的体积比为5~15:6~12;
步骤(2)中,所述种子培养基包括下述体积百分比的组分:豆油1~3%,硫酸铵0.05~0.2%,葡萄糖0.5~0.8%,鱼蛋白胨0.5~0.8%,硫酸镁0.05~0.1%,磷酸二氢钾0.05~0.1%;
步骤(2)中,所述发酵培养基包括下述体积百分比的组分:豆油5~8%,硫酸铵0.05~0.2%,葡萄糖0.5~2%,鱼蛋白胨0.5~2%,硫酸镁0.5~2%,磷酸二氢钾0.5~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虾青素纳米微囊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用对硝基苯酚法测定酶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虾青素纳米微囊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和步骤(2)中,整个提取过程须在避光条件下进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燕山大学,未经燕山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44296.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净水器及其提高内部环境质量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喷雾仪用加热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