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用除霜除雾系统及车辆在审
申请号: | 202010744491.6 | 申请日: | 2020-07-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9088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6 |
发明(设计)人: | 龚政;周映双;何志良;梁雄林;周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宜宾凯翼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J1/00 | 分类号: | B60J1/00;B60S1/02 |
代理公司: | 芜湖安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7 | 代理人: | 朱顺利 |
地址: | 644000 四川省宜宾市宜宾临港***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除霜 系统 车辆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用除霜除雾系统,包括玻璃和PTC总成,所述玻璃为中空玻璃,玻璃具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PTC总成通过送风管道与玻璃的进风口连接,PTC总成通过回风管道与玻璃的出风口连接。本发明的车用除霜除雾系统,使用中空玻璃,并向中空玻璃通入气体达到除霜除雾目的,在实现对玻璃有效除霜除雾的同时,不会影响车内人员驾乘舒适性。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车辆。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汽车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车用除霜除雾系统及车辆。
背景技术
目前,车用除霜除雾的方法主要是通过对车内侧玻璃进行吹热风或者吹冷风,用来除霜除雾的气体会分散,改变车内的舒适度无法充分利用气体,利用效率低。并且会产生风噪,影响车内人员交流,影响音频效果,给驾驶员带来噪声疲劳。
现有技术中的电阻加热玻璃一般用于后挡风玻璃,而将电阻加热玻璃应用于车窗玻璃或者前挡风玻璃,电阻丝会影响视觉效果和美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车用除霜除雾系统,目的是在实现对玻璃有效除霜除雾的同时,不影响车内人员驾乘舒适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车用除霜除雾系统,包括玻璃和PTC总成,所述玻璃为中空玻璃,玻璃具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PTC总成通过送风管道与玻璃的进风口连接,PTC总成通过回风管道与玻璃的出风口连接。
所述进风口的高度小于所述出风口的高度。
所述进风口和所述出风口分别位于所述玻璃的相对两端。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上述的车用除霜除雾系统。
本发明的车用除霜除雾系统,使用中空玻璃,并向中空玻璃通入气体达到除霜除雾目的,在实现对玻璃有效除霜除雾的同时,不会影响车内人员驾乘舒适性。
附图说明
本说明书包括以下附图,所示内容分别是:
图1是本发明车用除霜除雾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玻璃的剖视图;
图中标记为:1、玻璃;2、PTC总成;3、进风口;4、出风口;5、送风管道;6、回风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目的是帮助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构思、技术方案有更完整、准确和深入的理解,并有助于其实施。
需要说明的是,在下述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的“第一”、“第二”和“第三”并不代表结构和/或功能上的绝对区分关系,也不代表先后的执行顺序,而仅仅是为了描述的方便。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车用除霜除雾系统,包括玻璃和PTC总成2,玻璃为中空玻璃,玻璃具有进风口3和出风口4,所述PTC总成2通过送风管道5与玻璃的进风口3连接,PTC总成2通过回风管道6与玻璃的出风口4连接。
具体地说,如图1和图2所示,玻璃为内部中空的结构,进风口3和出风口4分别位于玻璃的相对两端,进风口3和出风口4与玻璃的内腔体相连通。PTC总成2对空气进行加热,产生热气流。送风管道5的一端与PTC总成2连接,送风管道5的另一端与玻璃的进风口3连接,回风管道6的一端与玻璃的出风口4连接,回风管道6的另一端与PTC总成2连接。PTC总成2主要是由加热元件和送风机构组成,PTC总成2的加热元件和送风机构开始工作后,可以对空气进行加热,将产生的热气流经送风管道5输入至玻璃的内腔体中,进入玻璃的内腔体的热气流最后经出风口4流出,再经回风管道6流向PTC总成2。在热气流循环流经玻璃的过程中,循环气体对玻璃加热达使玻璃内外侧的温度升高,达到对玻璃除霜或除雾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宜宾凯翼汽车有限公司,未经宜宾凯翼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4449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