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吸水性树脂塑性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744601.9 | 申请日: | 2020-07-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7531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16 |
发明(设计)人: | 王立华;张君禄;李兆恒;万家瑞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04B28/04 | 分类号: | C04B28/04;C04B28/02;C04B28/08;C04B111/74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胡辉 |
地址: | 510635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吸水性 树脂 塑性 混凝土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吸水性树脂塑性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水性树脂塑性混凝土的原料包括水、胶凝材料、粗集料、砂和减水剂,其中胶凝材料的原料包括水泥、掺合料、膨润土、表面包覆硬脂酸的吸水性树脂粉末;
所述吸水性树脂塑性混凝土的配合比参数为:
水胶比0.5~2.0;
单位用水量220kg/m3~350kg/m3;
砂率40%~100%;
粗集料用量为338~1200kg/m3;
减水剂掺量为胶凝材料质量的0~2.5%;
掺合料掺量为胶凝材料质量的20~50%;所述掺合料选自粉煤灰、硅灰、矿渣粉、磷渣粉、石灰石粉中的至少一种;
膨润土掺量为胶凝材料质量的20%~80%;
表面包覆硬脂酸的吸水性树脂粉末掺量为胶凝材料质量的0.1%~2%;
所述表面包覆硬脂酸的吸水性树脂粉末中的硬脂酸质量比例为3%~8%;所述吸水性树脂粒径不大于100目。
2.一种吸水性树脂塑性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水性树脂塑性混凝土的原料包括水、胶凝材料、粗集料、砂和减水剂,其中胶凝材料的原料包括水泥、掺合料、粘土、表面包覆硬脂酸的吸水性树脂粉末;
所述吸水性树脂塑性混凝土的配合比参数为:
水胶比0.5~2.0;
单位用水量220kg/m3~350kg/m3;
砂率40%~100%;
粗集料用量为338~1200kg/m3;
减水剂掺量为胶凝材料质量的0~2.5%;
掺合料掺量为胶凝材料质量的20~50%;所述掺合料选自粉煤灰、硅灰、矿渣粉、磷渣粉、石灰石粉中的至少一种;
粘土掺量为胶凝材料质量的20%~80%;
表面包覆硬脂酸的吸水性树脂粉末掺量为胶凝材料质量的0.1%~2%;
所述表面包覆硬脂酸的吸水性树脂粉末中的硬脂酸质量比例为3%~8%;所述吸水性树脂粒径不大于100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吸水性树脂塑性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包覆硬脂酸的吸水性树脂粉末由吸水性树脂和硬脂酸共磨而得。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吸水性树脂塑性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水性树脂吸水量为自身质量的20~100倍。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吸水性树脂塑性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水性树脂选自淀粉系吸水性树脂、纤维素系吸水性树脂、聚丙烯酸系吸水性树脂、聚乙烯醇系吸水性树脂、聚氧乙烯系吸水性树脂中的至少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吸水性树脂塑性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粘土的塑性指数不小于17,粘粒含量不小于30%。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吸水性树脂塑性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粘土的粒径不大于0.16m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吸水性树脂塑性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膨润土选自钙基膨润土和钠基膨润土中的至少一种。
9.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吸水性树脂塑性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将粗集料、砂、掺合料、减水剂、膨润土、表面包覆硬脂酸的吸水性树脂粉末和水泥加水拌合即得。
10.一种权利要求2所述吸水性树脂塑性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将粗集料、砂、掺合料、减水剂、粘土、表面包覆硬脂酸的吸水性树脂粉末和水泥加水拌合即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未经广东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44601.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