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精密金属无缝管材周期轧制智能轧机在审
申请号: | 202010744993.9 | 申请日: | 2020-07-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0473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3 |
发明(设计)人: | 楚志兵;李恒;李玉贵;赵晓东;周新亮;石钢;李亚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太原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B21B37/00 | 分类号: | B21B37/00;B21B37/62;B21B37/78;B21B38/00;B21B38/04 |
代理公司: | 太原申立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4115 | 代理人: | 程园园 |
地址: | 030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精密 金属 无缝 管材 周期 轧制 智能 轧机 | ||
1.一种高精密金属无缝管材周期轧制智能轧机,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机体(1)和动力输入装置,所述动力输入装置通过联轴器(2)与动力输入轴(3)连接,所述动力输入轴(3)安装在主机体(1)左侧的一号轴承座(4)内,在所述动力输入轴(3)上设置有两个主动“人字形”齿轮(5),所述两个主动“人字形”齿轮(5)分别啮合一个从动“人字形”大齿轮(6),所述从动“人字形”大齿轮(6)安装在齿轮轴(7)上,所述齿轮轴(7)可转动的安装在主机体(1)上,所述从动“人字形”大齿轮(6)上通过曲柄销轴(8)偏心连接有连杆(9),所述连杆(9)的另一端与销轴(10)连接,在所述销轴(10)与连杆(9)之间设置有滑动轴承(11),所述销轴(10)安装在轧制中心的轧制机架(12)上,所述轧制机架(12)的底部设置在主机体(1)上的滑槽内,在所述轧制机架(12)上平行设置有上辊轴(13)和下辊轴(14),所述上辊轴(13)和下辊轴(14)均通过两个二号轴承座(15)安装在轧制机架(12)上,且上辊轴(13)和下辊轴(14)所在平面垂直于主机体(1)底面,在所述上辊轴(13)和下辊轴(14)的中部均安装有轧辊(16),在所述上辊轴(13)的左端以及下辊轴(14)的右端分别安装有表面硬化处理且经过精磨的精密齿轮(17),在所述主机体(1)的侧壁上固定安装有与精密齿轮(17)啮合的精密齿条(18),在所述轧制机架(12)的上部设置有两个伺服液压压下调整装置(19),两个伺服液压压下调整装置(19)的活塞杆(1903)分别与上辊轴(13)上的两个二号轴承座(15)连接,以同步带动上辊轴(13)上下移动,从而达到调整轧辊缝的目的,同时针对轧制过程中由于壁厚不均导致的小波幅振动进行微调实现小波幅抑振功能,在所述轧制机架(12)的进料端与出料端分别设置有毛管检测装置(20)和荒管检测装置(21),以检测毛管和荒管的直径以及表面状态信息,所述毛管检测装置(20)和荒管检测装置(21)均与控制台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精密金属无缝管材周期轧制智能轧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连杆(9)的中部设置有受力感应器(22),以检测连杆(9)的受力状态,所述受力感应器(22)与控制台电性连接,当感应器接收到超载的受力信号时,发出“停车”指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精密金属无缝管材周期轧制智能轧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安装上辊轴(13)的二号轴承座(15)与安装下辊轴(14)的二号轴承座(15)之间设置有稳定阻尼(23),以检测轧机在轧制过程中的振动波幅,并将振动波幅信号发送至控制台,控制台根据接收到振动波幅信号对伺服液压压下调整装置(19)发出控制指令,以维持上辊轴(13)和下辊轴(14)之间的辊缝恒定,实现抑振功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精密金属无缝管材周期轧制智能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毛管检测装置(20)和荒管检测装置(21)为红外线测径仪或激光测径仪。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精密金属无缝管材周期轧制智能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伺服液压压下调整装置(19)包括缸体(1901)和活塞杆(1903),所述活塞杆(1903)的一端设置在缸体(1901)内部,所述缸体(1901)为直接在轧制机架上掏孔形成,以增加缸体(1901)的刚度,满足伺服液压压下调整装置(19)高精度频繁动作的需求,所述活塞杆(1903)的另一端与上辊轴(13)上的两个二号轴承座(15)通过球铰接的方式连接,以满足活塞杆(1903)与轴承座(15)之间的小幅转动,避免刚性连接导致的卡死现象,提升伺服液压压下调整装置(19)的使用寿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太原科技大学,未经太原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44993.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