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眼罩装置、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746388.5 | 申请日: | 2020-07-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5958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3 |
发明(设计)人: | 冯亚朋;郑创鑫;傅一渠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A61F9/04 | 分类号: | A61F9/04;A61B5/024;A61B5/00;A61M21/02;A61M21/00;F21V33/00;G06N3/04;G06N3/08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陈宏升 |
地址: | 510515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眼罩 装置 系统 及其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智能眼罩装置,包括用于固定的眼罩外壳,用于改善用户睡眠和获取用户睡眠数据的智能模块、设置在眼罩外壳中的眼圈支撑模块、设置在眼圈支撑模块的眼圈、用于将眼罩装置固定在用户头上的松紧装置;所述智能模块包括LED模块、心率检测模块,LED模块和心率检测模块设置在眼圈内部;所述眼圈支撑模块通过活动装置与眼罩外壳活动连接,LED模块固定设置在眼圈支撑模块上,智能模块通过紧固件设置在眼罩外壳内部,松紧装置与眼罩外壳活动连接;本发明通过睡眠监测数据,在服务平台进行深度学习,并以此优化控制参数,持续改善睡眠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改善睡眠质量智能眼罩研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智能眼罩装置、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人们的生活、工作压力也越来越高,睡眠问题日益严重。同时,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睡眠质量也越来越重视。改善人们睡眠质量的这个技术领域之一是可穿戴的智能眼罩技术,而智能眼罩中的低成本解决方案的核心技术之一是利用光源对人的睡眠影响作用通过光源引导用户睡眠和模拟自然光亮柔和唤醒用户来实现改善睡眠质量的。
现有技术的缺点:无论是通过光源引导用户入睡还是通过光源唤醒用户,或者通过光源实现其它但不限于以下功能,调整时差、短睡、消除疲劳和缓解压力等,以上都是通过控制光源参数实现的,具体地包括但不限于光色(R,G,B)、亮度、时间控制、光亮时长、亮度渐变、光亮闪烁频率等。
这些参数的不同组合对以上功能的实现效果有着非常大的影响,在同样参数下对不同的人所带来功效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如何确定并持续优化这些参数,从而持续改善用户的睡眠质量,还有待解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与不足,提供一种智能眼罩装置,该智能眼罩可以在用户使用期间,根据用户的睡眠质量不断优化控制参数,持续地改善使用者睡眠质量。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眼罩系统,
本发明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眼罩控制方法。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智能眼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固定的眼罩外壳,用于获取用户睡眠数据的智能模块、设置在眼罩外壳中的眼圈支撑模块、设置在眼圈支撑模块的眼圈、用于将眼罩装置固定在用户头上的松紧装置;所述智能模块包括LED模块、心率检测模块,LED模块和心率检测模块设置在眼圈内部;所述眼圈支撑模块通过活动装置与眼罩外壳活动连接,LED模块固定设置在眼圈支撑模块上,智能模块通过紧固件设置在眼罩外壳内部,松紧装置与眼罩外壳活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智能模块包括主控模块和分别与主控模块连接的加速度计模块、时钟模块、电源模块、蓝牙模块、LED模块。
进一步地,所述活动装置为万向节移动装置,用于调节眼圈支撑模块。
进一步地,所述松紧装置为松紧带。
进一步地,所述松紧带包括第一松紧带和第二松紧带,分别设置在眼罩外壳两端,第一松紧带另一端设有魔术贴勾面,第二松紧带另一端设有魔术贴毛面,第一松紧带和第二松紧带通过魔术贴勾面和魔术贴毛面连接。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智能眼罩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智能眼罩装置,
用户端,用于用户选择不同功能模块和自定义控制参数,并通过蓝牙模块传输至智能眼罩装置;
服务平台,用于把智能眼罩装置获取的用户睡眠数据和不同功能模式控制参数通过神经网络模块进行深度学习,得到其控制参数和睡眠质量之间的关系,并得到训练好的神经网络模块,将训练好的神经网络模块部署在服务平台,用于接收用户的自定义控制参数并进行睡眠预测,把睡眠预测结果返回用户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未经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4638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