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手术室药房智能管理系统及其药品管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746879.X | 申请日: | 2020-07-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3737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20 |
发明(设计)人: | 黄明珠;戚建杭;卢晓阳;洪东升;史东升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杭州瑞禾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7C9/00 | 分类号: | G07C9/00;G16H40/2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清迪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77 | 代理人: | 朱芳 |
地址: | 310003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手术室 药房 智能 管理 系统 及其 药品 方法 | ||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手术室药房智能管理系统及其药品管理方法,所述系统包括设置在手术室区域内的智能管理设备,所述智能管理设备包括药箱智能管理柜、肌松药冷藏管理柜和电子智能药箱,内嵌软件系统通过数据交互使药箱与手术信息匹配,软件系统控制药箱智能管理柜集中有序存放并记录其取用状态信息,控制肌松药冷藏管理柜对肌松药进行冷藏存取,电子智能药箱内设电子追踪芯片,手术室区域内布置的定位基站可与电子追踪芯片信号连接从而对电子智能药箱的移动路径进行追踪,实现过程管理,电子智能药箱能感应单支毒麻药的取用状态,从而可精准匹配出每台手术的用药记录、患者、麻醉医生、时间节点等信息并生成用药信息报表;通过这种创新性的集中式药品管理方法从而药品使用信息追溯,闭环管理,避免毒麻药丢失,保证账物相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手术室药房管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手术室药房智能管理系统及其药品管理方法。
背景技术
手术室药房是医院相对独立、封闭的药品存储、管理区域,手术室药房的建立是满足国家对手术室药品(尤其是毒麻药)的高标准管理、安全用药和闭环管理的内在要求,而智能化、信息化是手术室药房药品管理的趋势。
现有的手术室药房管理有以下几种设备形式:(1)普通药架,药品堆放置在药架上,手工登记后拿取普通药箱到手术室直接使用,术后人工记录,工作较繁琐,容易出现漏记错记,特别是手术室毒麻药品管理,出现账物不符时难以追溯;(2)智能药柜,虽做到一定程度的信息化管理,但只是解决手术室药房的药品静态管理,没有深入到手术室,没有整个药品使用的过程监控,没有与手术室用药形成联动,用药过程无法监管,且冷藏药品用医院的普通冰箱,无冷藏药的精细化管理;(3)智能药柜+手术室智能药车(一个手术室一台),整套系统价格昂贵,国内医院完全实施的寥寥无几,且冷藏药品用医院的普通冰箱,无冷藏药的精细化管理。
发明内容
为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手术室药房智能管理系统及其药品管理方法,以解决现有的手术室药房管理存在的药箱堆放不规范、无信息化管理,术后人工记录、工作较繁琐、容易出现漏记错记,毒麻药品使用账物不符、难以追溯,没有与使用过程联动,独立的药房管理,冷藏药品粗放式管理、全套系统价格相对较高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手术室药房智能管理系统,所述系统包括智能管理设备,所述智能管理设备包括药箱智能管理柜、肌松药冷藏管理柜和电子智能药箱,所述药箱智能管理柜包括主柜,所述主柜包括多格药箱储柜和控制盒,所述药箱储柜包括柜门和柜体,所述电子智能药箱储放在柜体内,所述柜体内壁上设置有用于检测电子智能药箱是否在柜体内的光电传感器,所述柜体上设置有电磁锁,所述柜门上设置有能与电磁锁锁合的锁钩,所述控制盒前侧设置有触摸显示屏和虹膜识别器,所述控制盒内设置有控制器,所述肌松药冷藏管理柜包括多个冷藏抽屉、制冷电机以及温湿度传感器,每个所述冷藏抽屉后侧设置有电子锁,所述冷藏抽屉上设置有能与所述电子锁锁合的锁舌,所述冷藏抽屉内储放有肌松药药品盒,所述光电传感器、电磁锁、触摸显示屏、虹膜识别器、RFID卡识别器、指纹识别器、电子锁、制冷电机以及温湿度传感器均与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控制器连接有上位计算机。
进一步地,所述系统还包括设置医院各楼层不同位置的多个定位基站,所述定位基站连接上位计算机,所述电子智能药箱内设置有能按照固定时间间隔发射信号的电子追踪芯片,所述定位基站与电子追踪芯片信号实时连接,所述定位基站用于根据接收到的所述信号的强弱判断与电子智能药箱的相对距离并上传给上位计算机,所述上位计算机用于根据定位基站与电子智能药箱的相对距离,依据三角定位法计算空间坐标值来定位电子智能药箱的空间位置,并生成实时移动路径对电子智能药箱进行定位追踪。
进一步地,所述肌松药冷藏管理柜上设置有温湿度传感器,所述温湿度传感器与布置在肌松药冷藏管理柜内的物联网模块通讯连接,物联网模块获取温湿度数据并在温湿度显示器上显示,同时所述温湿度传感器通过物联网模块远程连接云平台用于将温湿度信息上传至云平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杭州瑞禾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杭州瑞禾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4687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