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醛抗菌竹秸复合基材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747190.9 | 申请日: | 2020-07-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8879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0 |
发明(设计)人: | 庞博;袁同琦;范文明;姜志华;王素鹏;赵宝成;陈月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林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27N3/08 | 分类号: | B27N3/08;B27N3/00;B27N3/14;C09J197/00;C09J1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抗菌 复合 基材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无醛抗菌竹秸复合基材及其制备方法,其中,制备方法包括,抗菌胶黏剂的原位制备:利用木质素原位还原银离子生成纳米银,得到抗菌胶黏剂;复合基料的制备:所述的基材包括长度为0.3‑20.0mm、厚度为0.3‑0.7mm竹碎料和/或秸秆碎料,混合后得到表层和芯层混料;无醛抗菌竹秸复合基材的制备:将所述的上表面层混料、下表面层混料和芯层混料分别与抗菌胶黏剂和/或异氰酸酯胶黏剂混合施胶,得到施胶后的混料,将施胶后的混料经铺装、热压、后处理,得到所述的无醛抗菌竹秸复合基材。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充分利用了现有的竹材和秸秆资源,制备得到的复合基材甲醛释放量极低,达到《无醛人造板及其制品》标准的要求,同时具有优良的抗菌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复合基材,特别是涉及一种利用竹碎料和秸秆碎料生产的无醛抗菌竹秸复合基材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复合材料制备领域。
背景技术
我国木材年消费量已达到6亿多立方米,木材对外依存度超过50%,缺口高达2.5亿立方米。我国是世界人造板生产、消费第一大国,年产量近3亿立方米。在客观存在且日益增长的木材类产品需求的巨大压力下,国家对于“保护森林资源”的态度日益明朗,对森林采取限伐、禁伐措施的力度也一再加大,板材生产行业的原料来源受到巨大挑战,寻求新型材料代替天然木材研制板材成为人造板市场图生存、求发展的当然之选。
我国竹林面积、蓄积量均居世界第一,年产量超过27亿根。竹材生长周期快,资源丰富,应用潜力巨大。此外,我国每年可利用秸秆超过10亿吨,但大量秸秆仍未有效利用,其燃烧处理产生严重空气污染和资源浪费。作为两种木质素纤维原料,将竹碎料与秸秆碎料用于基材的制备是一条实现其高值化利用的有效途径。
目前,刨花板应用场景主要为家具制造、建筑装饰材料等,需要有一定的抗菌效果。市面上大部分的抗菌刨花板是在制备好的刨花板基材上表面另外涂覆一层具有抗菌作用的物质。抗菌层所用的物质必须全部覆盖在刨花板表面,使用量很大,增加了成本。涂覆抗菌层后刨花板的表面容易出现不光滑、有凹陷等情况,不仅增加了制备工艺难度,还使得涂覆抗菌层后的刨花板基材难以再进行饰面处理,限制了刨花板的应用。
目前,市面上常用的地板基材均采用胶合板、纤维板或定向刨花板为原材料,制备工艺复杂,成本高。且定向刨花板制备的地板基材表面不平整。普通刨花板密度低、强度低,难以作为地板基材。且刨花板开槽后槽口表面不光滑、连接处易断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醛抗菌竹秸复合基材及其制备方法,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在充分利用我国丰富的竹材和秸秆资源的基础上,得到具有无醛抗菌效果的复合基材,并且可以用于制备符合标准的地板基材。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依据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无醛抗菌竹秸复合基材的制备方法,包括,抗菌胶黏剂的原位制备:在制备木质素基胶黏剂的过程中加入碱性银离子溶液,直接原位还原生成纳米银,得到抗菌胶黏剂;复合基料的制备:所述的基材包括竹碎料和 /或秸秆碎料,所述的竹碎料和秸秆碎料的长度为0.3-20.0mm,厚度为0.3-0.7mm,所述的竹碎料和/或所述的秸秆碎料的含水率为6-10%,将所述的竹碎料和/或秸秆碎料混合,得到上表面层混料、下表面层混料和芯层混料;无醛抗菌竹秸复合基材的制备:将所述的上表面层混料、下表面层混料与抗菌胶黏剂混合施胶,将芯层混料与环保胶黏剂和异氰酸酯胶黏剂混合施胶,得到施胶后的混料,将施胶后的混料经铺装、热压、后处理,得到所述的无醛抗菌竹秸复合基材。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
优选的,前述的一种无醛抗菌竹秸复合基材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的抗菌胶黏剂的制备过程中,所述碱性银离子溶液中银离子的添加量为木质素基胶黏剂质量的0.001%-0.005%,所述加入碱性银离子溶液后参与反应的温度为65-85℃,所述加入碱性银离子溶液后参与反应的时间为0.5-4.0h。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林业大学,未经北京林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4719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