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二次雷达独立实现目标IFF识别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747218.9 | 申请日: | 2020-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1317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21 |
发明(设计)人: | 王亚涛;王谊;黄晓卿;潘向荣;兰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电子技术研究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S13/74 | 分类号: | G01S13/74;G01S7/41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刘小彬 |
地址: | 610036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二次 雷达 独立 实现 目标 iff 识别 方法 | ||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二次雷达独立实现目标IFF识别的方法,旨在提供一种不依赖于一次雷达引导,能够快速、准确可靠地识别目标的方法。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二次雷达一体化询问机系统以固定重复序列SSR询问工作方式交替扫描,询问机接收并解码飞机应答信号,将目标航迹数据送入雷达显控终端,选择需进行IFF识别的目标;在二次雷达扫描询问工作时,判断当前指向是否有敌我识别IFF目标;按照显控终端指定的模式发出数次IFF询问,IFF应答接收处理,然后切换回A/C模式SSR自主询问;雷达显控终端将识别结果与二次雷达航迹进行匹配,将识别信息融合进入目标航迹标牌和列表中,进行航迹标牌及列表更新,完成IFF识别流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二次雷达独立实现西方体制目标IFF识别的方法。属于西方体制敌我识别系统中的二次雷达扩展应用技术,具体来说,是关于利用二次雷达的自主对空监视能力的识别方法。
背景技术
西方体制敌我识别IFF系敌我识别器从最开始的基本模式M1/2/3/C演变到现今的加密模式M4/5。而加密模式M5是现役的敌我识别系统MarkXIIA新增的模式,它拥有现代加密计算机的加密保护,不易被破译或伪造,可应用于空对空、空对海、地对空等环境中,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敌我识别器使用二次雷达的工作原理,采用询问-应答的工作方式通过询问-应答通信判定识别目标的敌我属性,完成对目标的属性识别和信息获取,即由询问机发送询问信号,应答机在接收到询问信号后发送自己的应答编码,询问机对应答信号进行解码后即可完成对应答机平台的识别。由于敌我识别(IFF)是自动目标识别技术,会被大量数据的海洋所淹没,从而导致灾难性的后果。故快速、准确及可靠地识别目标显得十分重要。目前用于民航监视的二次雷达可独立扫描,按照一定的重复频率自动发送询问信号,询问模式为民用的A、C、S等,可根据应答结果形成监视空域内飞机目标的航迹。而用于军事用途的常规西方体制敌我识别器需要在一次雷达的引导下发起对指定目标的询问,一次雷达需要开启发射机工作,将目标回波信息传送到雷达显控台,雷达显控台提供空域内目标一次雷达航迹显示,需要在一次雷达的引导下发起对指定目标的询问,即一次雷达提供目标的批号、方位、距离等信息,对某选定目标发起敌我识别询问时,雷达显控台提供目标的批号、方位、距离、识别模式等信息,识别模式为军用的1、2、3、4、5等。然后将应答结果回送一次雷达,一次雷达再将识别信息与雷达信息融合,完成对目标敌我属性的判别。询问机经敌我识别询问后将应答结果回送一次雷达显控台,一次雷达显控台再将识别信息与雷达信息融合,完成对目标敌我属性的判别。但敌我识别器存在着诸多缺陷:如难以穿透风雨、沙暴、硝烟;在态势快速变化的环境下,难以区分犬牙交错、相互逼近的目标;特别是在夜间,难以应付各种车辆混杂在一起的场面。传统识别器(包括空中交通管制)是采用一问一答方式,并为全呼叫方式,询问设备在发出询问后要等接收到应答信号并处理后方进行第二次询问,一次询问占据的时间较长,询问识别效率较低。易受欺骗应答,设备容易受欺骗而进行应答,从而占据应答设备的时间,使得本方的询问不能及时收到回答信息而误判。
目前一部分较复杂的敌我识别识别系统已经同时具备二次雷达的功能,但二次雷达和敌我识别这两大功能是无法同时运行的。传统的二次监视雷达包括模式A、C,由于自身体制的问题,目标分辨力差,容易出现同步窜扰和非同步窜扰(Fruit),A模式使用的代码数(个)不能满足航管的需要。对于非同步窜扰目前只能通过多次询问进行抑制,但还不能完全消除对识别器的影响。当询问机或应答机发射的电磁波遇到山峰或高大建筑时会产生多径反射。询问信号遇到反射时,容易造成虚假目标。应答信号的反射要影响询问设备的解码,从而影响识别器对目标的判断。目标分辨力差由于同步窜扰、非同步窜扰以及多径发射大大降低了识别器目标的分辨力,另外由于平台对天线尺寸的限制,波束较宽,波束内容易出现多目标。多目标的出现也使其识别概率降低。二次雷达独立扫描工作时无法对目标发起敌我识别询问,必须将工作模式切换为敌我识别状态,由一次雷达提供目标引导信息,方可完成对目标的敌我识别。由于一次雷达发射机为大功率易损耗件,一般情况下较少时间开机工作,这就给敌我识别任务带来不便。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电子技术研究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研究所),未经西南电子技术研究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4721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