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涤纶印花着色率的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2010747263.4 | 申请日: | 2020-07-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2362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0 |
发明(设计)人: | 董欠欠;周云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时分秒家纺整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41M1/26 | 分类号: | B41M1/26;B41M5/00;B41F17/00;B41F35/00;D06P3/52 |
代理公司: | 合肥蓝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207 | 代理人: | 吴百智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涤纶 印花 着色 工艺 | ||
本发明属于涤纶生产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提高涤纶印花着色率的工艺,该工艺采用的印花设备包括印花箱、输送机构和控制器;输送机构贯穿印花箱;印花箱内设有激光头;激光头的下方设有激光图板,且位于激光头的正下方的激光图板上开设有通孔,通孔的上方设有弧形的聚光镜片;激光头的外圈上套设有防护罩,防护罩由安装盘、一组罩片、一组柔性反射片和一号弹簧组成;本发明通过防护罩将激光头进行笼罩,使得激光头在激光印花中产生的烟雾不能很快的扩散出去,从而降低了对印花操作者造成的危害,另外,烟雾不会通过通孔并附着于涤纶面料上,从而提高了涤纶面料的印花着色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涤纶生产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提高涤纶印花着色率的工艺。
背景技术
涤纶是合成纤维中的一个重要品种,是我国聚酯纤维的商品名称,由于其具有易洗快干、耐酸碱、耐磨性好、结实耐用、弹性好、不易变形等优点,在服饰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依据丝的长度,涤纶可以分为涤纶短纤和涤纶长丝。短纤是几厘米至十几厘米的短纤维,多用于毛线和织布;长丝是长度为千米以上的丝,应用范围更广,其中民用长丝通常用于丝绸、服装、服饰等,工业长丝则多用于轮胎帘子线及输送带、帆布的经线以及车用安全带、传送带等。
在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号:2017111092956)中,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激光喷射印花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在计算机中形成数码印花机可识别的目标花形文件;S2:计算机将目标花形文件传送到数码印花机上,分别对织物喷射颜料和固色剂;S3:将形成有印制花形的织物输送到焙烘装置对织物进行固色;本发明简化了工艺流程、缩短了生产周期,能够适用于棉、麻、丝、毛、尼龙、涤纶人造短纤维等单一或混纺面料生产,另外,全过程由计算机控制,工艺过程数码化;但是,该技术方案存在不足,该工艺采用的印花设备,在利用激光对涤纶面料进行激光印花中,会产生大量的烟雾,此烟雾既对印花操作者产生危害,又会附着在涤纶面料的表面上,从而影响涤纶面料的印花效果,降低了涤纶面料的着色率。
鉴于此,本发明通过设置防护罩,通过防护罩将激光头进行笼罩,使得激光头在激光印花中产生的烟雾不能很快的扩散出去,从而降低了对印花操作者造成的危害,另外,烟雾不会通过通孔并附着于涤纶面料上,从而提高了涤纶面料的印花着色效果。
发明内容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解决现有的在利用激光对涤纶面料进行激光印花中,会产生大量的烟雾,此烟雾既对印花操作者产生危害,又会附着在涤纶面料的表面上,从而影响涤纶面料的印花效果的问题,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提高涤纶印花着色率的工艺。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提高涤纶印花着色率的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准备涤纶面料,然后对涤纶面料进行除尘处理,从而消除涤纶面料上留存的灰尘,接着对涤纶面料进行热压处理,使得涤纶面料上分别依次上有透明UV漆、附着底漆、防裂漆和底色漆,从而得到经过初次处理的涤纶面料;
S2:在S1的基础上,将经过初次处理的涤纶面料放入到印花设备中进行激光印花处理,得到半成品的涤纶面料;
S3:在S2的基础上,将半成品的涤纶面料依次进行水洗和烘干处理,从而得到成品的涤纶面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时分秒家纺整理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时分秒家纺整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4726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