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一二次融合智能化成套环网柜有效
申请号: | 202010747727.1 | 申请日: | 2020-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2843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3 |
发明(设计)人: | 张大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洛宁县供电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B1/56 | 分类号: | H02B1/56;H02B1/32;H02B1/30;H02B1/24;H02B1/28 |
代理公司: | 洛阳启越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54 | 代理人: | 刘新合 |
地址: | 471000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二次 融合 智能化 成套 环网柜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一二次融合智能化成套环网柜,包括柜体,所述柜体带有柜门,在所述柜体内固定有凝露检测组件,所述凝露检测组件用于检测是否发生凝露,其包括引流锥、长槽、引流管、集液瓶、毛细管、电极;所述引流锥为倒锥台面,由金属制成,作为凝露发生面,内外面上刻有多个长槽,长槽底端延伸至引流锥的底边,且长槽的底端开口并与引流管连通;所述引流管底端伸入集液瓶内;所述集液瓶侧面连通倾斜向上设置的毛细管;毛细管管壁上固定有相对的两个金属电极,当水同时与两个电极接触时连通两个电极;还包括引风组件,引风组件用于强制柜体内外空气对流;所述电极接通后,所述引风组件均开始工作。改环网柜能够有效的消除或是避免发生凝露。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力装备,具体涉及环网柜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一二次融合智能化成套环网柜。
背景技术
环网柜是一组输配电气设备(高压开关设备)装在金属或非金属绝缘柜体内或做成拼装间隔式环网供电单元的电气设备,其核心部分采用负荷开关和熔断器,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价格低、可提高供电参数和性能以及供电安全等优点。它被广泛使用于城市住宅小区、高层建筑、大型公共建筑、工厂企业等负荷中心的配电站以及箱式变电站中。目前的室外环网柜在使用时因为使用的环境较为恶劣,导致环网柜的散热不理想,容易出现凝露。针对环网柜的散热问题有必要对环网柜的结构进行重新设计。
凝露发生的条件有两个,一、要有温差,二、空气相对湿度在低温时达到饱和。
现有技术中,通常是检测温差之后进行通风。如现有技术,通常使用的热电偶等电子感温元件,测量柜体和室外温度,获得温度差,进而对柜体进行通风操作。这种方式,一方面是电子元件出现故障的概率较高,再者长时通电内耗较高。现有技术,CN109066382B,通过双金属片检测温度,来控制通风口的大小,这种方式,虽然解决了电子元器件故障率和长时通电的问题,但是对加工的精度要求过高。对于环网柜来说,实际上是一个电网辅助装置,部件结构精度要求过高,一方面成本大幅上升,且对供应商的要求也会提高,提高了供应商的进入门槛,减少了供应渠道,对于整个电网的铺设,进度、调试等问题就会接踵而来。降低电网铺设的效率,提高施工成本。
此外,温差并不是凝露发生的唯一原因,必须要空隙湿度在降温后达到饱和才能发生凝露。因此,仅仅检测温差实际上是对有可能发生凝露的情况全部都进行通风处理,实际上仅有部分情况会发生凝露,这样会导致浪费能源,且设备的损耗增加。因此,精确的检测凝露是否发生是关键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一二次融合智能化成套环网柜,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不能对凝露进行检测,并根据凝露发生与否来控制通风的问题,实现了短时间内迅速检测凝露发生与否。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一二次融合智能化成套环网柜,包括柜体,所述柜体带有柜门,在所述柜体内固定有凝露检测组件,所述凝露检测组件用于检测是否发生凝露,其包括引流锥、长槽、引流管、集液瓶、毛细管、电极;
所述引流锥为倒锥台面,由金属制成,作为凝露发生面,其内、外面上刻有多个长槽,长槽底端延伸至引流锥的底边,且长槽的底端开口;
引流管顶端开口抵触长槽底端,且长槽底端开口位于引流管顶端开口内,使引流管能够承接长槽内流下的凝露;
所述引流管底端伸入集液瓶内;所述集液瓶侧面连通倾斜向上设置的毛细管;所述毛细管顶端开口,且不低于集液瓶顶边,毛细管管壁上固定有相对的两个金属电极,所述电极一端伸入毛细管内,另一端留在毛细管外,位于毛细管内的两个电极不接触,当水同时与两个电极接触时连通两个电极;
所述引流锥内外面上设有多个刻痕,刻痕一端与长槽连通,刻痕倾斜设置;
还包括引风组件,引风组件用于强制柜体内外空气对流;
所述电极接通后,所述引风组件均开始工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洛宁县供电公司,未经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洛宁县供电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4772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