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硅微粉制备泡沫玻璃颗粒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748669.4 | 申请日: | 2020-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2512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3 |
发明(设计)人: | 童少斌;童晓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大清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3C11/00 | 分类号: | C03C11/00;C03B19/08;C03C6/06;C03C6/02 |
代理公司: | 武汉华强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37 | 代理人: | 王冬冬 |
地址: | 438000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硅微粉 制备 泡沫 玻璃 颗粒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硅微粉制备泡沫玻璃颗粒的方法,涉及泡沫玻璃制备方法技术领域,具体按以下步骤进行:步骤一:对收尘装置收集的硅微粉进行除铁等处理,去除杂质;步骤二:原料配方按重量百分比计,将80~90%的硅微粉、2~4%的发泡剂、1~3%的稳定剂、1~2%的助溶剂、余下为粉煤灰。达到了生产成本低,节省了磨粉工序,工艺简单易实现,利用耐热钢网带作为载体,发泡时间短且发泡均匀,产量高,大幅降低能耗,且产品质量稳定的效果,解决了现有泡沫玻璃发泡通常采用的原料是废玻璃、熔岩和粉煤灰等,主要表现在原料成本高,硅微粉是在玻璃切割破碎加工过程中产生的粉尘,利用收尘设备收集起来的,已是200目左右的粉末,回收利用率极低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泡沫玻璃制备方法,具体是一种利用硅微粉制备泡沫玻璃颗粒的方 法。
背景技术
泡沫玻璃是1935年首先由法国的St.Gobain公司发明的,它是由碎玻璃、发泡剂、添 加剂和促进剂等,经过磨粉混合形成混合料,并放到特定的模具中,经过预热、烧结、发泡、退火等工艺制成的多孔玻璃材料。
现有泡沫玻璃发泡通常采用的原料是废玻璃、熔岩和粉煤灰等,主要表现在原料成本 高。
硅微粉是在玻璃切割破碎加工过程中产生的粉尘,利用收尘设备收集起来的,已是200 目左右的粉末,回收利用率极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硅微粉制备泡沫玻璃颗粒的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 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利用硅微粉制备泡沫玻璃颗粒的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
步骤一:对收尘装置收集的硅微粉进行除铁等处理,去除杂质;
步骤二:原料配方按重量百分比计,将80~90%的硅微粉、2~4%的发泡剂、1~3%的稳 定剂、1~2%的助溶剂、余下为粉煤灰,将上述原料充分混合搅拌均匀制得混合料;
步骤三:将所述混合料装入已涂刷脱模剂的耐热钢密织网带上,入炉经预热、发泡、 稳泡、定型、冷却制得泡沫玻璃大块;
步骤四:将大块破碎后成为泡沫玻璃颗粒。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步骤三中的详细操作如下:
入炉经预热:混合料装入耐热钢密织网带上,网带连续运转入炉,混合料在碳的氧化 分解温度300~400摄氏度左右进行预热20~30分钟;
发泡:上预热的混合料尽快的加热到烧结发泡温度,玻璃粉粉末在650℃左右开始熔 融,同时助溶剂均匀玻璃液熔融温度。在760~850℃时,发泡剂快速分解产生大量CO2气体,使熔融的玻璃液充满CO2气体产生1~2毫米小孔泡,发泡时间约为5~10分钟,是混 合料烧结发泡;
稳泡:850~880摄氏度时经恒温10~20分钟后稳定泡体;定型:在稳定泡体的同时稳 定剂稳定玻璃液中的泡孔;
冷却制泡:发泡结束后再进行定型冷却,由稳泡温度冷却至300摄氏度,冷却时间为 5~10分钟;
冷却过程中产生的应力将泡体破碎成为大块,最后经破碎机破碎成为泡沫玻璃颗粒。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粉煤灰须为200目过筛。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发泡剂为碳酸钙、碳化硅和碳酸盐类。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稳定剂为硼酸、碳酸钠和硫酸钠。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助溶剂为碳酸钠、氟硅酸钠和硼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大清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湖北大清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4866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