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薄壁筒身支管焊接防变形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749574.4 | 申请日: | 2020-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8995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6 |
发明(设计)人: | 李家鲁;曲郁禅;李晓红;程亮;谢利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锅炉厂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37/053 | 分类号: | B23K37/053;B23K37/00;B23K101/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奇智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40 | 代理人: | 陈新胜 |
地址: | 150000 黑龙江省***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薄壁 筒身支管 焊接 变形 装置 | ||
一种薄壁筒身支管焊接防变形装置,属于焊接辅助工装技术领域,以解决现有的薄壁长筒身焊接多根支管时,长筒身容易产生变形的问题。本发明包括胀套组合体,胀套组合体包括楔形块A和楔形块B,楔形块A的楔形面和楔形块B的楔形面相互贴合,且楔形块A和楔形块B位于薄壁筒身的内部并与薄壁筒身内表面相贴。本发明在薄壁圆筒内部设置胀套组合体,楔形块B一端固定,通过敲打楔形块A,使楔形块A和楔形块B相对滑动,挤压薄壁圆管,将薄壁圆管胀紧,在对薄壁圆管与多个支管进行焊接,可防止薄壁圆筒弯曲变形,焊接后,将楔形块A与楔形块B拆卸。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薄壁筒身支管焊接防变形装置,属于一种焊接辅助工装。
背景技术
在某产品的裂解气出口联箱,需要在薄壁长筒身上焊接多根支管,没有辅助装置无法支撑控制焊接变形,致使筒身变形不直。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的薄壁长筒身焊接多根支管时,长筒身容易产生变形的问题,而提供一种薄壁筒身支管焊接防变形装置。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薄壁筒身支管焊接防变形装置,包括胀套组合体,胀套组合体包括楔形块A和楔形块B,楔形块A的楔形面和楔形块B的楔形面相互贴合,且楔形块A和楔形块B位于薄壁筒身的内部并与薄壁筒身内表面相贴。
优选地,所述胀套组合体数量为2个,两个胀套组合体对称设置在薄壁筒身内部。
优选地,每个胀套组合体中的楔形块A上螺接有螺钉,每个胀套组合体中的楔形块B与同一个胀套组合体上的螺钉位置相对应。
优选地,胀套组合体中的楔形块A的两侧设有用于夹持楔形块B的挡板。
优选地,楔形块A和楔形块B上与薄壁筒身相贴的表面均为圆弧面。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在薄壁圆筒内部设置胀套组合体,楔形块B一端固定,通过敲打楔形块A,使楔形块A和楔形块B相对滑动,挤压薄壁圆管,将薄壁圆管胀紧,在对薄壁圆管与多个支管进行焊接,可防止薄壁圆筒弯曲变形,焊接后,将楔形块A与楔形块B拆卸。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实施例。
实施例1: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一种薄壁筒身支管焊接防变形装置,包括胀套组合体,胀套组合体包括楔形块A1和楔形块B2,楔形块A1的楔形面和楔形块B2的楔形面相互贴合,且楔形块A1和楔形块B2位于薄壁筒身3的内部并与薄壁筒身3内表面相贴。
可选地,所述胀套组合体数量为2个,两个胀套组合体对称设置在薄壁筒身3内部,通过敲击两侧楔形块A1,使两个楔形块B2相顶,同时同一个胀套组合体上的楔形块A1和楔形块B2将薄壁筒身3胀紧,增加薄壁筒身3的刚度,防止焊接过程中变形弯曲。
可选地,每个胀套组合体中的楔形块A1上螺接有螺钉4,每个胀套组合体中的楔形块B2与同一个胀套组合体上的螺钉4位置相对应,通过旋拧螺钉4,对使同一胀套组合体中的楔形块A1和楔形块B2产生反作用力而相互脱离,以便于拆卸。
可选地,胀套组合体中的楔形块A1的两侧设有用于夹持楔形块B2的挡板5,防止胀紧的过程中楔形块A1和楔形块B2脱离。
可选地,楔形块A1和楔形块B2上与薄壁筒身3相贴的表面均为圆弧面,以使胀紧过程中楔形块A1和楔形块B2不伤及薄壁筒身3的内表面。
本发明虽然已经通过一些特定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以上示例仅是为了进行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可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以上实施例进行修改。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来限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锅炉厂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哈尔滨锅炉厂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4957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