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云边协同的系统构建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2010750090.1 | 申请日: | 2020-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0117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6 |
发明(设计)人: | 王则陆;刘毅枫;梁记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超越数控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24 | 分类号: | H04L12/24;H04L29/08 |
代理公司: | 北京连和连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8 | 代理人: | 杨帆;宋薇薇 |
地址: | 250104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协同 系统 构建 方法 装置 设备 可读 介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云边协同的系统构建方法,包括:构建云边业务应用协同,将中心云的业务应用作为一个边缘应用下沉到边缘云,并与边缘云的平台服务和运维管理进行通信;构建云边平台服务协同,将中心云的平台服务作为一个本地服务下沉到边缘云,并与边缘云的业务应用和运维管理进行通信;以及构建云边运维管理协同,将中心云的运维管理平台作为一个小容量计算平台下沉到边缘云,并与边缘云的运维管理平台协同处理和存储。本发明还公开了对应的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本发明利用多云管理平台和云边协同通信组件,实现边缘云和中心云从IAAS、PAAS、SAAS三个层面的协同工作,保证云边多个云平台之间的互联互通、相互协作,高效完成各任务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云计算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云边协同的系统构建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云计算、5G、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发展,目前全世界有多达500亿的智能设备接入互联网,而40%以上数据需要在边缘端进行分析、处理和存储,边缘计算的应用场景越来越多,将云计算拓宽到更靠近端的边缘计算上,打造云、边一体化的协同计算体系。
边缘计算产业联盟和云计算开源产业联盟总结了内容分发网络(CDN)、工业互联网、能源、智能家庭、智慧交通、安防监控、农业生产、医疗保健、云游戏等云边协同应用场景。其中,有的是因为业务低时延需求,在业务系统云端部署的同时将部分时延敏感实时处理任务下沉到边缘;有的则综合时延、成本、性能、可靠性等,以实现系统架构的优化并充分发挥云与边的不同优势,如视频安防监控中涉及到视频人工智能AI的应用处理,它通过在边缘的视频预分析和AI推理执行,实现视频监控场景实时异常事件的感知及快速处理,在云端则发挥云端算力、开发工具的优势,完成AI模型的训练以及AI分析应用的开发并按需下发给边缘部署。本发明着眼于实现云边协同的系统,让云边充分融合,利用各自优势形成互补,通过云计算技术实现大系统构建,形成云边有机结合的整体计算体系。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云边协同的系统构建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介质,利用多云管理平台和云边协同通信组件,实现边缘云和中心云从IAAS、PAAS、SAAS三个层面的协同工作,形成云边协同系统架构,保证云边多个云平台之间的互联互通、相互协作,高效完成各任务应用。
基于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云边协同的系统构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构建云边业务应用协同,将中心云的业务应用作为一个边缘应用下沉到边缘云,并与边缘云的平台服务和运维管理进行通信;构建云边平台服务协同,将中心云的平台服务作为一个本地服务下沉到边缘云,并与边缘云的业务应用和运维管理进行通信;以及构建云边运维管理协同,将中心云的运维管理平台作为一个小容量计算平台下沉到边缘云,并与边缘云的运维管理平台协同处理和存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通过以下步骤在中心云和边缘云各个节点之间建立分布式通信:在中心云或边缘云中选定一个节点作为主服务;主服务接收发布节点发布的主题信息;响应于订阅节点发起订阅请求,主服务查询订阅请求对应的主题信息并发送给订阅节点。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通过以下步骤在中心云和边缘云各个节点之间建立分布式通信:在中心云或边缘云中选定一个节点作为主服务;响应于同时接收到订阅节点发起订阅请求和发布节点发布的主题信息,且订阅请求与主题信息对应,主服务为订阅节点和发布节点建立一次直接通信通道。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创建多云管理平台,通过API接口连接到中心云和边缘云,以对中心云和边缘云进行资源管理和监控运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超越数控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东超越数控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5009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