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多维补偿的红外人体测温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750424.5 | 申请日: | 2020-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3554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2 |
发明(设计)人: | 肖义;赵勇冬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安可威视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J5/00 | 分类号: | G01J5/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徐瑛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新技术***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多维 补偿 红外 人体 测温 方法 | ||
1.一种基于多维补偿的红外人体测温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通过红外热成像设备获取视场范围内的红外图像;同时通过摄像机获取视场范围内的可见光图像;
识别视场范围内红外图像和可见光图像中的人脸区域;
通过映射关系,将视场范围内红外图像的人脸区域映射到可见光图像的人脸区域上,得到视场范围内各人脸的第一温度分布数据;
通过多维补偿算法对所述第一温度分布数据进行补偿,得到第二温度分布数据;
分别选取各人脸的第二温度分布数据中温度最高的几个数据,作为各人脸对应人体的体温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多维补偿的红外人体测温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维补偿算法包括距离系数补偿算法、环境温度补偿算法和辐射率补偿算法。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多维补偿的红外人体测温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所述距离系数补偿算法对第一温度分布数据进行补偿的方法为:
设定黑体的温度为36.5℃恒温,尺寸为0.1m*0.08m;分别获取黑体距离红外热成像设备1.5m~3.5m范围内的多个温度标定数据,所述温度标定数据为红外热成像设备获取的黑体温度数据;
定义距离为3.5m时的温度标定数据为参考温度数据,分别计算1.5m~3.5m范围内的多个温度标定数据与参考温度数据之间的差值,得到温度差值与距离的折线图,对所述折线图进行拟合得到温度差值与距离的曲线图;
定义距离系数为K=D/S,D为黑体与红外热成像设备之间的距离,S为黑体在红外图像中的面积,S=0.1×0.08=0.008m2;
将温度差值与距离的曲线图中横坐标距离除以黑体的面积,得到温度差值与距离系数的曲线图;
检测视场范围内各人脸的面积和各人脸与红外热成像设备之间的距离,计算各人脸与红外热成像设备之间的距离系数,根据所述温度差值与距离系数的曲线图对各人脸的第一温度分布数据进行距离系数补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多维补偿的红外人体测温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测温方法的有效测温范围为距离红外热成像设备1.5m~3.5m的范围。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多维补偿的红外人体测温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所述环境温度补偿算法对第一温度分布数据进行补偿的方法为:
设定黑体的温度为36.5℃恒温,改变黑体的环境温度,分别获取黑体处于-10℃~36.5℃环境温度范围内的多个温度数据;
定义环境温度为36.5℃时测得黑体的温度数据为基准温度数据,分别计算黑体处于-10℃~36.5℃环境温度范围内的多个温度数据与基准温度数据之间的差值,得到温度差值与环境温度的折线图,对所述折线图进行拟合得到温度差值与环境温度的曲线图;
检测视场范围内的环境温度数据,根据所述温度差值与环境温度的曲线图对各人脸的第一温度分布数据进行环境温度补偿。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多维补偿的红外人体测温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所述辐射率补偿算法对第一温度分布数据进行补偿的方法为:
对视场范围内同一个人脸的角度和对应的温度数据进行追踪记录,获取多条人脸角度及对应的温度数据,选取其中人脸正对红外热成像设备时的多个温度数据,计算该人脸正对红外热成像设备时的多个温度数据的平均值,该平均值即为对人脸第一温度分布数据进行辐射率补偿后的温度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安可威视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武汉安可威视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50424.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