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聚氨酯发泡产品用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在审
申请号: | 202010750890.3 | 申请日: | 2020-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4480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30 |
发明(设计)人: | 陈峻;崔青天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耀众模塑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70/34 | 分类号: | B29C70/34;B32B27/36;B32B27/06;B32B27/20 |
代理公司: | 杭州麦知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397 | 代理人: | 李兵 |
地址: | 315605 浙江省宁波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聚氨酯 发泡 产品 碳纤维 增强 树脂 复合材料 | ||
1.一种聚氨酯发泡产品用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材料包括纤维混编织物和树脂基材料,其中所述树脂基材料包括引发剂、促进剂和不饱和聚酯树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氨酯发泡产品用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混编织物是由玻璃纤维和碳纤维混编制成的,玻璃纤维和碳纤维的混合比例为1: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氨酯发泡产品用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不饱和聚酯树脂一分为二,一部分不饱和聚酯树脂的内部添加引发剂,引发剂所占重量份数为不饱和聚酯树脂总重量份数的0.15-1%,另一部分不饱和聚酯树脂的内部添加促进剂,促进剂所占重量份数为不饱和聚酯树脂总重量份数的0.5-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氨酯发泡产品用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发剂为过氧化苯甲酸叔丁酯和过氧化叔戊酸叔丁基脂中的混合物,促进剂为环烷酸钴、异辛酸钴、异辛酸锌、N,N-二甲基苯胺和磷酸钒中的一种或多种。
5.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氨酯发泡产品用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将玻璃纤维与碳纤维交叉混编,织造成无捻碳玻混织粗纤,再使用剪切机将其切断,装入到一组喷枪中;
S2、将引发剂与不饱和聚酯树脂混合制成混合聚酯树脂材料A,并将其装入到一组喷枪中,将促进剂与不饱和聚酯树脂混合制成混合聚酯树脂材料B,将其装入到另一组喷枪中;
S3、装有混合聚酯树脂材料A和混合聚酯树脂材料B的喷枪先行开启,向模具中均匀喷射一层混合聚酯树脂材料A和混合聚酯树脂材料B的混合物,形成树脂底层,再开启装有无捻碳玻混织粗纤的喷枪,在树脂底层的上方均匀喷射无捻碳玻混织粗纤、混合聚酯树脂材料A和混合聚酯树脂材料B的混合物,形成复合材料层;
S4、当S3中形成的单层复合材料在模具内部沉积到一定厚度后,喷枪关闭,采用混轮设备对模具内部的复合材料层进行压实,排出复合材料层的气泡后再开启喷枪,重新在复合材料层的顶部进行喷射,形成新的复合材料层;
S5、重复S4,实现不同厚度的复合材料的成型过程,喷射最顶层时,关闭装有无捻碳玻混织粗纤的喷枪,在复合材料的最顶层形成树脂顶层;
S6、将复合材料脱模冷却处理后得到成品树脂基复合材料。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聚氨酯发泡产品用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三组喷枪均匀移动,喷射出的混合物条行之间的重叠富庶小于1/5。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聚氨酯发泡产品用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层复合材料的厚度为0.5-1mm,树脂底层和树脂顶层的厚度为1.2-1.8mm。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聚氨酯发泡产品用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品树脂基复合材料中,树脂含量为60-65%。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聚氨酯发泡产品用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枪夹角为23°,喷枪与模具之间的距离为350-40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耀众模塑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宁波耀众模塑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50890.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竹躺椅座面舒适度的评价方法
- 下一篇:喷墨打印设备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