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四轮驱动车的驱动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751037.3 | 申请日: | 2020-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3719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3 |
发明(设计)人: | 稻生崇人;今村直宽;村上守;满元弘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斯巴鲁 |
主分类号: | B60K1/02 | 分类号: | B60K1/02;B60K17/02;B60K17/04;B60K17/356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信方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62 | 代理人: | 李薇;杨明钊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四轮驱动 驱动 装置 | ||
1.一种电动马达式的四轮驱动车的驱动装置,包括:
第一离合器机构,其切换前轮侧的动力传递系统和后轮侧的动力传递系统的连接或切断;
第一电动马达,其连接为比所述第一离合器机构更靠前轮侧或后轮侧中的任一侧;
第二电动马达,其连接为比所述第一离合器机构更靠前轮侧或后轮侧中的另一侧;
第二离合器机构,其切换所述第一电动马达和所述前轮侧的驱动轴的连接或切断;
行星齿轮机构,其将所述第一电动马达的输出分配到所述第一离合器机构侧及所述第二离合器机构侧;以及
第三离合器机构,其限制所述行星齿轮机构的所述第一离合器机构侧的旋转元件和所述第二离合器机构侧的旋转元件的差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马达式的四轮驱动车的驱动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电动马达的输出轴与前轮侧及后轮侧的驱动轴平行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马达式的四轮驱动车的驱动装置,其中,
所述第二电动马达的输出轴沿与前轮侧及后轮侧的驱动轴正交的方向配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马达式的四轮驱动车的驱动装置,其中,
所述第二电动马达的输出轴沿与前轮侧及后轮侧的驱动轴正交的方向配置。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动马达式的四轮驱动车的驱动装置,其中,
具备将前轮侧的动力传递系统和后轮侧的动力传递系统连接的驱动轴,
在所述行星齿轮机构的所述第一离合器机构侧的旋转元件和所述驱动轴之间的动力传递路径上具备正交齿轮。
6.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动马达式的四轮驱动车的驱动装置,其中,
具备控制所述驱动装置的控制装置,
在请求扭矩高的第一行驶模式时,所述控制装置将所述第一离合器机构及所述第二离合器机构连接,将所述第三离合器机构切断,以使所述行星齿轮机构的所述第一离合器机构侧的旋转元件不旋转的方式控制所述第二电动马达,且根据所述请求扭矩控制所述第一电动马达的输出。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动马达式的四轮驱动车的驱动装置,其中,
在请求扭矩低的第二行驶模式时,所述控制装置将所述第二离合器机构及所述第三离合器机构连接,控制所述第一电动马达的输出,且根据所述请求扭矩控制或停止所述第二电动马达的输出。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动马达式的四轮驱动车的驱动装置,其中,
在从所述第一行驶模式向所述第二行驶模式过渡的期间,所述控制装置将所述第一离合器机构及所述第二离合器机构连接,使所述第三离合器机构的联接力逐渐变化,同时使所述第一电动马达及所述第二电动马达的输出逐渐变化而进行替换。
9.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动马达式的四轮驱动车的驱动装置,其中,
在前轮侧的驱动轴上具备差动机构,
在后轮侧的驱动轴上具备调节向右后轮的驱动轴进行动力传递的第四离合器机构和调节向左后轮的驱动轴进行动力传递的第五离合器机构。
10.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动马达式的四轮驱动车的驱动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电动马达连接为比所述第一离合器机构更靠前轮侧,
所述第二电动马达连接为比所述第一离合器机构更靠后轮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斯巴鲁,未经株式会社斯巴鲁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51037.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