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扩展的可控等离子体激励功率源的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751158.8 | 申请日: | 2020-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6933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12 |
发明(设计)人: | 孙海龙;徐跃民;丁亮;霍文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 |
主分类号: | H01Q25/04 | 分类号: | H01Q25/04;H01Q23/00;H01Q2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方安思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72 | 代理人: | 陈琳琳;武玥 |
地址: | 10019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扩展 可控 等离子体 激励 功率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等离子体激励电源的控制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可扩展的可控等离子体激励功率源的控制方法,该方法包括:所述可控等离子体激励功率源包括一个控制器和多个与控制器相连接的激励功率源;多个激励功率源进行级联,一个激励功率源连接一个天线子阵,每个天线子阵包括多个等离子体天线;多个天线子阵组成天线阵;所述控制器调节每个激励功率源的激励频率和激励功率;所述激励功率源根据激励功率激励其连接的等离子体天线中的天线,从而动态重构每个等离子体天线,使其连接的天线子阵之间能够采用多种不同的工作模式工作。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等离子体激励电源的控制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可扩展的可控等离子体激励功率源的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传统的无线电接收、发射天线都是由金属材料制作,制作完成后,其形状尺寸都不可改变,其安装位置也基本不可移动。因为由金属材料制作,所以在不工作时,也会反射电磁波,对附近的无线电通讯造成干扰,同时也不利于自己的隐身。为了克服上述缺点,产生了等离子体天线。
等离子体天线,是一门新技术,在数字通讯、天线控制、动态重构、隐身等方面与传统的金属天线相比有明显的优势。在特殊环境下,产生等离子体,其中的一种方法就是利用高频脉冲波激励充有特殊气体的密闭腔体,使其产生等离子体。在特定条件下,低温高密度等离子体可以作为天线使用。但是,天线中的低温高密度等离子体产生要求有稳定的激励源输出稳定的输出功率对其进行激励,以提供能量,同时,根据等离子体天线应用的需要,激励源的输出必须是可控的,因此,需要一种可控的等离子体激励功率源。
现有的可控的等离子体激励功率源通常是高压直流电源或脉冲电源,一般都是手动调节输出电压(或功率)的大小,来调节等离子体的状态;不能达到快速、准确的要求。
另外,传统的可控的等离子体激励功率源的控制方法,都是由人工手动调节实现的。由人调节激励源上的电位器、电容、电感或拨动各种开关组件来实现。但是,该方法只能用于设备参数的预先设置,无法在实际工作中快速、准确、实时调节,特别是在天线阵的动态重构时也是无法实时、动态地实现的。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可扩展的可控等离子体激励功率源的控制方法,该方法包括:
所述可控等离子体激励功率源包括一个控制器和多个与控制器相连接的激励功率源;多个激励功率源进行级联,一个激励功率源连接一个天线子阵,每个天线子阵包括多个等离子体天线;多个天线子阵组成天线阵;
所述控制器调节每个激励功率源的激励频率和激励功率;
所述激励功率源利用激励功率激励其连接的等离子体天线,从而动态重构每个等离子体天线,使其连接的天线子阵之间能够采用多种不同的工作模式工作。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之一,所述多种的工作模式包括:工作模式X、工作模式Y和工作模式Z;
所述工作模式X为天线子阵之间交替工作,其中一个天线子阵工作,其余剩下的天线子阵均停止工作;具体地,级联的不同激励功率源之间交替工作,其中一个激励功率源对应的天线工作,与该激励功率源级联的剩余的激励功率源对应的所有天线均停止工作;
所述工作模式Y为各天线子阵之间各自独立工作,即级联的不同激励功率源各自独立工作,每个激励功率源对应的天线可以采取不同的工作状态;
所述工作模式Z为各天线子阵之间以相同的工作模式同步工作;具体地,级联的不同激励功率源采用相同的工作模式同步工作,每个激励功率源对应的所有天线均采用相同的工作状态同步工作。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之一,所述激励功率源包括:输入装置、单片机控制单元、多个信号发生电路、多个功率输出单元、多个隔离器和多个功率输出接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未经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5115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