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北斗高精度格网差分数据高可用高并发播发方法、设备、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2010752028.6 | 申请日: | 2020-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6853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09 |
发明(设计)人: | 柯俊辉;朱建文;张晋升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中海达测绘仪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9/08 | 分类号: | H04L29/08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越秀区哲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8 | 代理人: | 葛燕婷 |
地址: | 511400 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番***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北斗 高精度 格网差分 数据 可用 并发 播发 方法 设备 介质 | ||
本发明提供北斗高精度格网差分数据高可用高并发播发方法,可以处理高并发的格网差分数据播发服务,通过负载均衡调度服务器,将用户分配到不同的服务器上,根据每个用户的位置信息划分到各自的格网区域和格网点区域,差分的播发以格网点为单位,单个服务能同时处理用户请求和差分数据播发,服务性能良好,同时支持横向扩展,达到海量用户并发的要求。本发明支持多种差分数据格式的实时转换,根据用户的请求,将相应格网点的差分数据转换成用户请求的差分数据格式,如RTCM3.3可以转成RTCM3.0的数据格式,转换完之后发送给用户。本发明支持多种坐标系的差分数据播发,默认转发CGCS2000坐标系的差分,可以根据用户请求,转换成WGS94和ITRF2008的坐标系。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卫星定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北斗高精度格网差分数据高可用高并发播发方法、设备、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对于北斗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的部署和完善,卫星定位技术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在城市规划、国土测绘、地籍管理、城乡建设、灾害监测、交通控制、资源勘探、气象、地震等行业和部门相关产品已逐步渗透到人类社会生产和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为全球经济和社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面对即将到来的5G时代,公众对于实时动态的定位服务需求越来越高,更低的延时,更高的精度,海量的用户负载能力,这都需要数据中心强大的实时解算能力和高并发,高可用的数据播发能力。
在现有的卫星定位服务系统(Continuously Operating Reference Stations,CORS)中,由于基准站的数目有限,无法利用地面基准站建立覆盖全国的虚拟参考站网,使得高精度厘米级的卫星定位服务范围有限,定位的精度受基准站数量和基准站的距离影响,终端设备固定时间长,同时服务器支持播发的数据类型少,不能同时支持户外的RTK和RTD业务,对不同的厂家,不同的设备的支持也有限。
面对日益增长的行业需求,服务的并发数,可用性都已不满足,急需要一个能支持播发RTK/RTD等多种差分格式、高精度、高覆盖、高可用、高并发的播发方法。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北斗高精度格网差分数据高可用高并发播发方法,基于虚拟基准站技术(Virtual Reference Station,简称VRS),组建全国范围的格网区域,以格网为单位,划分格网点,针对格网点内的终端用户的差分数据播发方案,能支持播发RTK/RTD等多种差分格式,高精度、高覆盖、高可用、高并发。
本发明提供北斗高精度格网差分数据高可用高并发播发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划分区域,对全国范围的格网进行划分,得到若干格网区域,将每个格网区域划分成若干格网点;
播发差分数据,CORS数据处理中心每秒为所有格网点生成差分数据,并将所述差分数据以消息队列的方式推送至消息队列集群,播发服务用数组保存所有格网点,当从所述消息队列集群上订阅格网点的差分数据时,每条差分数据带有标识坐标,根据收到的坐标计算出对应于格网点数组的下标,根据所述下标在数组内存中找到对应格网点的差分数据,根据格网点内差分请求队列,遍历队列将差分数据播发给每个请求用户。
进一步地,所述划分区域步骤中,根据纬度10度,经度10度的区域划分,将全国分成5*7个格网区域,每个格网区域划分成200*200个格网点。
进一步地,所述播发差分数据步骤中,所述标识坐标的范围是(0~200,0~200)。
进一步地,所述播发差分数据步骤还包括采用低粒度锁队列的数据结构,只对队列中访问的元素加锁,访问完立刻释放锁,接着访问队列的下一个元素。
进一步地,所述播发差分数据步骤还包括增加格网点内请求队列的数量,根据用户的ID,采用Hash算法,将用户均匀的分配到请求队列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中海达测绘仪器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中海达测绘仪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5202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