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环保型化学反应废液分类密封收集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0752266.7 | 申请日: | 2020-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0797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30 |
发明(设计)人: | 朱佳栋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越凯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F1/14 | 分类号: | B65F1/14 |
代理公司: | 杭州知管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88 | 代理人: | 黄华 |
地址: | 529100 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古***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环保 化学反应 废液 分类 密封 收集 处理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化学废液分类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环保型化学反应废液分类密封收集处理装置,包括控制盘,控制盘的上端设置有入料筒,入料筒下端部分嵌入到控制盘中,控制盘和入料筒之间固定连接有支撑柱,入料筒外部套有把手,控制盘的外部套有外环板,外环板中环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L型管腔,L型管腔一端和外环板的内壁连接,L型管腔的另一端和外环板的下底面连接,本发明通过在外环板上连接若干软管,每个软管对应到不同的废液收集机构中,只需要预先转动把手,使控制盘和不同的伸缩筒对接即可,随后在入料筒中倒入废液,废液自动流到指定的收集机构中,功能稳定强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化学废液分类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环保型化学反应废液分类密封收集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化学反应废液分类工作对化学原料的充分利用具有重要意义,化学废液流动时,工作人员不能直接和废液接触,这样如何实现不同种类的化学废液高效分类收集工作,始终是个需要改进提高的技术。
如果能够发明一种化学废液分类装置,只需要简单的操作,即可快速完成废液流动的引导工作,就能解决问题,为此我们提供了一种环保型化学反应废液分类密封收集处理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环保型化学反应废液分类密封收集处理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环保型化学反应废液分类密封收集处理装置,包括控制盘,所述控制盘的上端设置有入料筒,入料筒下端部分嵌入到控制盘中,所述控制盘和入料筒之间固定连接有支撑柱,所述入料筒外部套有把手,所述控制盘的外部套有外环板,所述外环板中环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L型管腔,L型管腔一端和外环板的内壁连接,L型管腔的另一端和外环板的下底面连接,所述L型管腔的内腔中设置有波纹管一、拦截筒和伸缩筒,所述波纹管一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拦截筒,波纹管一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伸缩筒,所述伸缩筒一端延伸到外环板的内腔中,所述伸缩筒的侧壁上固定环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凸出滑块,所述凸出滑块一端接触有弹簧片,所述凸出滑块和弹簧片契合设置在L型管腔内壁上开设的长方体状滑槽中,所述凸出滑块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推进圆柱,推进圆柱设置在外环板上开设的直管腔中,所述推进圆柱的一侧设置有气阀,气阀设置在外环板上的直管腔中,所述控制盘的一侧壁上开设有圆台槽,所述圆台槽的内腔底面位置设置有橡胶管,橡胶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气管,气管嵌入在控制盘中,所述控制盘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控制柱,控制柱下端固定连接有卡位盘,控制盘下端设置有支撑座,所述卡位盘设置在支撑座中,所述气管一端延伸到控制柱中,控制柱的一侧壁上开设有圆柱槽,控制柱的圆柱槽中套接有压力柱和波纹管二,所述压力柱的一端连接有波纹管二,压力柱的另一端延伸到控制柱外部,控制柱的周围环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压力块,所述压力块固定在支撑座的上表面上,所述控制盘中嵌入有液管,所述液管的一端和入料筒下端端部连通,液管的另一端和圆台槽的底面连接,且橡胶管套接在液管的外部。
优选的,所述气阀包括透气板、橡胶垫和T型盘,所述透气板固定在外环板上的直管腔内壁上,透气板形状为圆板且板体中部位置环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通孔,透气板上的板体边缘位置环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细孔,透气板的一侧接触有圆盘状的橡胶垫,橡胶垫中部贯穿有T型盘,T型盘一端和透气板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伸缩筒和波纹管一活动套接在L型管腔的内腔中,所述拦截筒固定在L型管腔的内壁上,所述伸缩筒一端延伸到圆台槽中,且伸缩筒端部和橡胶管接触。
优选的,所述橡胶管设置在控制盘中,橡胶管固定在圆台槽的底面位置,所述弹簧片为波浪板状。
优选的,所述卡位盘为圆盘状,卡位盘契合设置在支撑座上开设的圆盘腔中,控制柱贯穿支撑座上开设的通孔,压力块为半球壳体状。
优选的,所述入料筒形状为圆筒下端一体连接漏斗壳体,入料筒的漏斗壳体下端和液管连通,所述把手形状为圆筒外壁上固定环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凸出柱,把手上的圆筒套在入料筒的圆筒外壁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越凯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广东越凯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5226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