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耐热钢涡壳铸造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010753107.9 | 申请日: | 2020-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4280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30 |
发明(设计)人: | 刘松奇;李可丹;彭德楼 | 申请(专利权)人: | 飞龙汽车部件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C9/22 | 分类号: | B22C9/22;B22C9/08;B22D43/00 |
代理公司: | 郑州知己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32 | 代理人: | 季发军 |
地址: | 474599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耐热钢 铸造 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耐热钢涡壳铸造工艺,所述耐热钢涡壳浇道包括直浇道,所述直浇道顶端设置过滤器一,所述过滤器一顶端连接浇口杯,所述直浇道侧面通过内浇道连通冒口;一种耐热钢涡壳铸造工艺,包括以下步骤:确定直浇道及浇口杯的位置,从浇口杯顶端注入金属液;确定内浇口的位置,内浇口与冒口连接,从冒口顶端注入金属液;确定各浇注系统截面积;本发明的的金属液从冒口顶端进入型腔,解决了结构复杂、重量超过10kg的大型耐热涡壳浇注成型困难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涡壳铸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耐热钢涡壳铸造工艺。
背景技术
随着环保要求的不断提高,汽车发动机尾气排放温度越来越高,耐热钢涡壳已在乘/商用车中普遍应用,某些车型发动机工况条件苛刻,耐热钢涡壳设计结构复杂,重量超出10Kg以上,传统的四单元浇注系统(浇口杯、直浇道、横浇道、内浇道)从浇口杯顶端注入钢液,通过分型面设计的横浇道、内浇道进入型腔,钢液流程远,流量损失大,温降速度快,涡壳易出现不成型、冷隔缺陷。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耐热钢涡壳铸造工艺,钢液从冒口顶部进入型腔,解决了结构复杂、重量超过10kg的大型耐热涡壳浇注成型困难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耐热钢涡壳铸造工艺,所述耐热钢涡壳浇道包括直浇道,所述直浇道顶端设置过滤器一,所述过滤器一顶端连接浇口杯,所述直浇道侧面通过内浇道连通冒口;
一种耐热钢涡壳铸造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确定直浇道及浇口杯的位置,从浇口杯顶端注入金属液;
确定内浇口的位置,内浇口连接冒口,从冒口顶端注入金属液;
确定各浇注系统截面积。
进一步的,所述冒口位于涡壳废气室法兰顶部,金属液从冒口顶部注入。
进一步的,所述内浇道与冒口相连,从冒口顶部注入钢液。
进一步的,确定各浇注系统截面积的步骤为:
确定直浇道、过滤器、以及内浇道截面比,即F直:F过滤器:F内=1:5:0.9;
确定浇注系统充型时间,即其中,G为型内钢液总重量,包括浇冒口系统重量;
根据奥赞公式确定各浇注系统截面积:
其中:ρ为钢液密度,μ为流量损耗系数,g为重力加速度,Hp为平均静压力头高度;
F直=1.1*ΣF内,
F过滤器=5.6*ΣF内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采用的一种耐热钢涡壳铸造工艺,钢液从浇口杯注入,通过过滤器进入直浇道,挡渣效果好,提高浇注出的涡壳的质量;过滤后的钢液从冒口顶部由上而下注入型腔,钢液从废气室进入型腔,流程短,流量损失小,温度梯度小,充型平稳,避免氧化夹渣,克服了传统四单元浇注系统,钢液流程远,流量损失大,温降速度快,工艺结构复杂、铸件成品率低,成型困难的缺陷。
2、过滤后的金属液进入内浇道,沿与内浇道连接的位于涡壳废气室的冒口的顶部进入涡壳型腔,流程短,流量损失小,温度梯度小,充型平稳,避免氧化夹渣。
3、内浇道上设置环状易割槽,减少凝固后的金属液的切断难度,方便涡壳的脱模和修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飞龙汽车部件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飞龙汽车部件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5310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款童裤
- 下一篇:定位方法、定位装置及移动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