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MIG/MAG电弧运动轨迹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753326.7 | 申请日: | 2020-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4311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4 |
发明(设计)人: | 刘西洋;杨淼森;张旺;郭彦兵;陆斌锋;方乃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电机学院 |
主分类号: | B23K9/12 | 分类号: | B23K9/12;B23K9/173;B23K9/32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叶敏华 |
地址: | 20024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mig mag 电弧 运动 轨迹 控制 方法 | ||
1.一种MIG/MAG电弧运动轨迹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步骤:
1)选择对待控制MIG/MAG电弧具有吸引作用的外加脉冲热源;
2)将选择的外加脉冲热源围绕待控制MIG/MAG焊枪横向对称设置;
3)调节外加脉冲热源的脉冲参数,对待控制MIG/MAG电弧产生吸引;
4)调节外加脉冲热源的输出波形和时域,对待控制MIG/MAG电弧运动轨迹进行接续分时吸引;具体内容为:
将N个脉冲热源的脉冲波形选择矩形,调节各脉冲热源的峰值功率,使其取值相同,且均在1.5-6.0kW范围内;调节各脉冲热源的基值功率,使其取值相同,且均在0-0.6kW范围内;调节各脉冲热源的脉冲宽度,使其取值相同,且均在1-30ms范围内;调节各脉冲热源的脉冲周期,使其取值相同,且占空比为1/N;调节各脉冲热源的输出时域点,使各个外加脉冲热源输出时域点的时域依次相差1/N个脉冲周期;
所述外加脉冲热源采用外加激光脉冲热源、外加等离子脉冲热源或外加电子束脉冲热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MIG/MAG电弧运动轨迹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加脉冲热源的个数为偶数个,偶数个外加脉冲热源分两组横向对称围绕在MIG/MAG焊枪两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MIG/MAG电弧运动轨迹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加脉冲热源的数量为两个、四个或六个。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MIG/MAG电弧运动轨迹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调节外加脉冲热源的脉冲参数包括峰值功率、基值功率、脉冲宽度和脉冲频率。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MIG/MAG电弧运动轨迹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峰值功率的调节范围为1.5-6.0kW,所述脉冲宽度的调节范围为1-30ms,所述基值功率的调节范围为0-6.0kW,所述脉冲频率的调节范围为20-500Hz。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MIG/MAG电弧运动轨迹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当采用两个外加脉冲热源,则输出波形占空比为1/2,两个外加脉冲热源输出时域点相差1/2脉冲周期,当采用四个外加脉冲热源,则输出波形占空比为1/4,四个外加脉冲热源输出时域点依次相差1/4脉冲周期,当采用六个外加脉冲热源,则输出波形占空比为1/6,六个外加脉冲热源输出时域点依次相差1/6脉冲周期。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MIG/MAG电弧运动轨迹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对MIG/MAG焊枪的电弧运动轨迹进行控制时,MIG/MAG焊枪设于母材的焊缝中心线的正上方,外加脉冲热源分两组横向对称设于母材的焊缝的中心线两侧,且各外加脉冲热源分布在以MIG/MAG焊枪与母材交点为圆心的圆周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电机学院,未经上海电机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53326.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动打磨圆柱形木头的装置
- 下一篇:一种葡萄去梗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