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能量利用率的海洋能综合发电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753840.0 | 申请日: | 2020-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6020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8 |
发明(设计)人: | 凌长明;李军;徐青;吴长琴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海洋大学;广东海洋大学深圳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F03B13/18 | 分类号: | F03B13/18;F03B11/00;B63B35/44 |
代理公司: | 广东中亿律师事务所 44277 | 代理人: | 杜海江 |
地址: | 52400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能量 利用率 海洋 综合 发电 方法 装置 | ||
1.一种提高能量利用率的海洋能综合发电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通过建设海上悬浮平台,在平台上安装直线发电机和与直线发电机定子机械连接的阻尼板,将直线发电机的动子固定安装在悬浮平台上,阻尼板下潜入海水中;在平台上安装旋转发电机,计算悬浮平台整体的重力与浮力的关系,确定悬浮平台的吃水深度,从而确定叶轮的安装位置,并与旋转发电机机械连接,叶轮的叶片沿水面垂直于流体流动方向布置,叶轮的上部位于海面上,下部潜入海水中,海流能推动叶轮转动,波浪能带动悬浮平台上下浮动,从而带动直线发电机和旋转发电机产生电能。
2.一种实现上述方法的海洋能综合发电装置,包括悬浮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浮平台包括振荡浮子(1)和阻尼板(2),所述振荡浮子(1)的底部滑动连接有连接杆(3),所述连接杆(3)的下端与所述阻尼板(2)连接,所述振荡浮子(1)内安装有直线发电机(4),所述直线发电机(4)的定子底部与所述连接杆(3)的上端连接,所述直线发电机(4)的动子安装在所述振荡浮子(1)上,所述振荡浮子(1)的两侧通过传动轴(5)对称安装有叶轮(6),所述传动轴(5)的末端连接有旋转发电机(7),所述叶轮(6)的叶片(16)沿水面垂直于流体流动方向布置,所述叶轮(6)的上部位于海面上,下部潜入海水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提高能量利用率的海洋能综合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振荡浮子(1)上设置有容置腔(8),所述容置腔(8)的开口处安装有端盖(21),所述容置腔(8)内安装有密封箱(9),所述密封箱(9)内安装有转换储电箱(10),所述直线发电机(4)和旋转发电机(7)均安装在所述密封箱(9)内,且与所述转换储电箱(10)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提高能量利用率的海洋能综合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箱(9)安装有直线发电箱(11),所述直线发电机(4)安装在所述直线发电箱(11)内,所述直线发电机(4)的定子顶部与所述直线发电箱(11)之间安装有缓冲弹簧(12)。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提高能量利用率的海洋能综合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箱(9)通过螺栓(13)固定在所述容置腔(8)内。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提高能量利用率的海洋能综合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直线发电机(4)的定子通过联轴器(14)与所述连接杆(3)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提高能量利用率的海洋能综合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叶轮(6)还包括旋转轴(15),所述叶片(16)包括第一弧形部(17)、第二弧形部(18)和第三弧形部(19),所述第一弧形部(17)的内圆弧与所述旋转轴(15)相切,所述第二弧形部(18)以所述第一弧形部(17)末端为切点与所述第一弧形部(17)相切,所述第三弧形部(19)以所述第二弧形部(18)末端为切点与所述第二弧形部(18)相切。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提高能量利用率的海洋能综合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轴(15)的外壁径向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弧形部(17)相连的连接部(20)。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提高能量利用率的海洋能综合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16)呈弧状且在所述旋转轴(15)的周向上均匀分布。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提高能量利用率的海洋能综合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板(2)的边缘安装有锚链(2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海洋大学;广东海洋大学深圳研究院,未经广东海洋大学;广东海洋大学深圳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53840.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