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植物油燃料供暖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0754114.0 | 申请日: | 2020-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2904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7 |
发明(设计)人: | 赵玉海;赵琛;朱超凡;高斐;彭桢;冯楠;张巧香;何磊;段浩洁;朱亚楠;赵东威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然油宝生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D11/00 | 分类号: | F24D11/00;F24D19/06;F24D19/10 |
代理公司: | 河南大象律师事务所 41129 | 代理人: | 张辉 |
地址: | 452370 河南省郑州市新密市曲梁镇密杞路与人和***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植物油 燃料 供暖 系统 | ||
一种植物油燃料供暖系统,有效的解决了供暖效果差,污染环境等问题。其包括燃烧机,燃烧机经软管连接有储油桶,储油桶内装有植物油燃料,燃烧机的右端设有加热箱,加热箱内设有燃烧通道,燃烧机右端与燃烧通道的左端固定连接,加热箱固定有与燃烧通道右端相连通的排气管,加热箱内安装有水管,水管是由多个U型管道依次连通而成,水管的上端部位于加热箱内部,水管的下端部位于燃烧通道内,水管的上端连接有第一管道,第一管道连接有储液桶,储液桶内装有超导液,水管的另一端连接有第二管道,第二管道连接有多组暖气片,暖气片的下端连接有第三管道,第三管道的另一端与储液桶上端相连通,自动化程度高,污染小,节约能源,安全性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供暖系统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植物油燃料供暖系统。
背景技术
供暖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低温热媒在热源中被加热,吸收热量后,变为高温热媒(高温水或蒸汽),经输送管道送往室内,通过散热设备放出热量,使室内的温度升高;散热后温度降低,变成低温热媒(低温水),再通过回收管道返回热源,进行循环使用,从而实现不断将热量从热源送到室内,以补充室内的热量损耗,使室内保持一定的温度;
现有的供暖系统中,一般对煤炭、液化天然气或液化石油气进行燃烧,通过热交换器使管道中的水进行加热,加热后的水直接用于供暖,这种传统能源的能量转化率低,造成循环水加热时间长,水温升高慢,取暖效率低,并且燃烧容易产生烟尘,污染环境,能源消耗严重。
所以,需要一种植物油燃料供暖系统来解决此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发明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种植物油燃料供暖系统,有效的解决了供暖效果差,污染环境,能源消耗等问题。
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包括燃烧机,燃烧机经软管连接有储油桶,储油桶内装有植物油燃料,燃烧机的右端设有加热箱,加热箱内设有水平方向的燃烧通道,燃烧机右端与燃烧通道的左端固定连接,加热箱固定有与燃烧通道右端相连通的排气管,加热箱内安装有水管,水管是由多个U型管道依次连通而成,水管的上端部位于加热箱内部,水管的下端部位于燃烧通道内,水管的上端连接有第一管道,第一管道连接有储液桶,储液桶内装有超导液,水管的另一端连接有第二管道,第二管道连接有多组暖气片,暖气片的下端连接有第三管道,第三管道的另一端与储液桶上端相连通。
本发明使用方便,自动化程度高,污染小,节约能源,安全性好,易存储,有利于市场推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主视图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由图1给出,一种植物油燃料供暖系统,包括燃烧机1,燃烧机1经软管连接有储油桶2,储油桶2内装有植物油燃料3,燃烧机1的右端设有加热箱4,加热箱4内设有水平方向的燃烧通道5,燃烧机1右端与燃烧通道5的左端固定连接,加热箱4固定有与燃烧通道5右端相连通的排气管6,加热箱4内安装有水管7,水管7是由多个U型管道依次连通而成,水管7的上端部位于加热箱4内部,水管7的下端部位于燃烧通道5内,水管7的上端连接有第一管道8,第一管道8连接有储液桶9,储液桶9内装有超导液,水管7的另一端连接有第二管道10,第二管道10连接有多组暖气片11,暖气片11的下端连接有第三管道12,第三管道12的另一端与储液桶9上端相连通。
为了方便观察储油桶2内的油量,所述的储油桶2采用透明塑料材质。
为了使加热箱4内部起到保温效果,所述的加热箱4的内壁设有保温网13。
为了保证管道内液体的流动性,所述的第二管道10内安装有增压泵14。
所述的第二管道10上安装有控制器15,燃烧机1和增压泵14分别与控制器15电性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然油宝生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河南然油宝生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5411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