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尖锐物品废弃物收集桶在审
申请号: | 202010754604.0 | 申请日: | 2020-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2236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4 |
发明(设计)人: | 杨帆;翟翔楠;宋超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劳动职业技术学院(山东劳动技师学院) |
主分类号: | A61B50/36 | 分类号: | A61B50/36;A61B50/39;A61B50/30;A61B50/20;H02J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久维律师事务所 11582 | 代理人: | 邢江峰 |
地址: | 250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尖锐 物品 废弃物 收集 | ||
本发明属于废物收集领域,尤其是一种尖锐物品废弃物收集桶,现提出如下方案,其包括底座和收集筒,所述底座的顶端中间位置转动连接有不倒翁球,不倒翁球的顶端安装有收集筒,收集筒的顶端铰接有顶盖收集筒的顶端开口处活动安装有两个并排排布的海绵块二,两个海绵块二之间相互接触,海绵块二的下方设有安装在收集筒内的固定板,固定板的中间开有通孔,通孔内安装有锥形管,固定板上放置有海绵块一。本装置通过海绵块二、海绵块一的设置,能够实现对尖锐物品的快速存储,在存储时,通过踩踏脚踏按钮,能够将收集筒底端的消毒液喷出至废弃物上,对其进行消毒,防止其上粘连的有害物质挥发。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废物收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尖锐物品废弃物收集桶。
背景技术
现有的医疗设备器械废弃物中含有大量的尖锐物品,特别是针,刀片等小件不易察觉的尖锐物品,这些尖锐物品没有专门的盛装容器,往往将他们跟其他废弃物一起投入垃圾筒或垃圾箱内,不便于垃圾回收分类处理,还容易刺伤人,同时在垃圾筒不小心碰倒后,里面的尖锐物品会倒出,进一步提高了人们被误伤的可能性,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尖锐物品废弃物收集桶。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尖锐物品废弃物收集桶,解决了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尖锐物品废弃物收集桶,包括底座和收集筒,所述底座的顶端中间位置转动连接有不倒翁球,不倒翁球的顶端安装有收集筒,收集筒的顶端铰接有顶盖收集筒的顶端开口处活动安装有两个并排排布的海绵块二,两个海绵块二之间相互接触,海绵块二的下方设有安装在收集筒内的固定板,固定板的中间开有通孔,通孔内安装有锥形管,固定板上放置有海绵块一,所述锥形管内滑动连接有位于锥形管下方的活塞块,活塞块的两侧均通过连接杆固接有滑块,收集筒的两侧壁上均开有与滑块配合的滑槽,且连接杆与收集筒的内壁之间连接有弹簧一,所述活塞块的底端嵌入有磁铁块,收集筒嵌入有电磁铁,所述底座的内部安装有蓄电池,蓄电池和磁铁块之间连接有导线,导线上安装有位于底座上的脚踏按钮。
优选的,所述底座的顶端中间位置开有凹槽,不倒翁球的底端转动连接在凹槽内。
优选的,所述活塞块的顶端连接有延伸至海绵块一上方的连接管,连接管的顶端连接有开有多个出液孔的喷液管,连接管的底端通过导液管连接有安装在底座上的液泵,液泵的进水端通过导水管与收集筒连接。
优选的,所述底座和收集筒之间连接有多个连接绳,底座的顶端安装有环形的磁铁环,收集筒的外侧壁上安装有多个阵列排布的磁性块。
优选的,所述收集筒的顶端一侧内壁上安装有四个卡块,卡块卡接在海绵块二一侧的两个卡槽内,收集筒的顶端另一侧壁上开有四个通孔,通孔内滑动插接有截面为U形的锁紧杆,锁紧杆的另一端插接在海绵块二另一侧的两个卡槽内,两个锁紧杆之间连接有拉杆,拉杆与收集筒之间连接有弹簧二。
优选的,所述收集筒的底端为锥形,收集筒的底壁上连接有带有阀门的排液管。
优选的,所述底座的底端活动安装有万向轮,且底座上安装有充电接口,充电接口与蓄电池通过导线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尖锐物品废弃物收集桶,通过海绵块二、海绵块一的设置,能够实现对尖锐物品的快速存储,在存储时,通过踩踏脚踏按钮,能够将收集筒底端的消毒液喷出至废弃物上,对其进行消毒,防止其上粘连的有害物质挥发,且通过海绵块二、海绵块一的设置,能够在装置倾倒时,尖锐器械被海绵挡住,不会掉出,防止误伤别人。
2、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尖锐物品废弃物收集桶,通过不倒翁球、磁性块和电磁铁的设置,能够在收集筒收到撞击、磕碰时,进行缓冲,并快速进行复位保持平衡,装置不容易倾倒。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劳动职业技术学院(山东劳动技师学院),未经山东劳动职业技术学院(山东劳动技师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5460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