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屏蔽高频辐射的树脂镜片及其制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754809.9 | 申请日: | 2020-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9071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6 |
发明(设计)人: | 潘学龙;苗国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潘学龙 |
主分类号: | B29D11/00 | 分类号: | B29D11/00;G02B1/14;G02B1/10;G02B1/11;G02B1/18;G02C7/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4700 江苏省盐城***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屏蔽 高频 辐射 树脂 镜片 及其 制造 方法 | ||
一种衰减高频辐射的树脂镜片,由树脂基片(1)、加硬膜层(2)、屏蔽图案膜层(3)、减反射膜层(4)和防水膜层(5)所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树脂基片(1)表面依次浸涂加硬膜层(2)、真空蒸镀屏蔽图案膜层(3)、减反射膜层(4)和防水膜层(5),所述图案薄膜为多条相互平行的纵向竖条,纵向竖条与纵向竖条之间为R形条连接,最左边的竖条与最右边的竖条相闭合连接,中间串联一电阻。有效地减小了电磁辐射对人眼的伤害,能给起到保护眼睛的作用,给用户带来一定的健康价值,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眼镜镜片及其生产制造方法,特别是指一种屏蔽高频辐射的树脂镜片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现在,手机、平板电脑、蓝牙、WiFi等利用无线传输技术实现点对点联络和传递视频图像等内容的无线网络终端的应用已经越来更加广泛,使我们工作生活的环境中充斥着大量的无线电波,特别是随着5G通信的普及,无线发射的功率会越来越大,很容易对人们的眼睛造成视觉疲劳与损害。传统的防辐射眼镜是采取了在树脂镜片表面真空蒸镀一层氧化铟锡导电膜的方法来衰减屏蔽高频辐射,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由于镜片表面整体镀膜属于非选择性屏蔽衰减,需要感应电流泄放通道才能实现衰减效果,所以需要配戴金属镜架利用人体将高频感应电荷释放流通到大地里去才能形成泄放回路,但是在眼镜架是非导电体制作如使用塑料镜架的情况下,使的树脂镜片属于高频高电位不能实现高频感应电荷接地顺利泄放,从而削弱了原本期望对高频辐射电波的屏蔽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屏蔽高频辐射的树脂镜片,这种镜片采用了一种全新的导电屏蔽模式,在镜片中设置有屏蔽电磁波的屏蔽图案膜层,该屏蔽图案膜层为透明导电材料,所述屏蔽图案膜层的图案为多条相互平行的纵向竖条,最左边的竖条与最右边的竖条相闭合连接,中间串联一电阻,其密布的导电条电气串联后能有效地解决了高频电磁波对眼球辐射的问题,达到有效地保护眼睛减少了电磁辐射的伤害,特别是对青少年眼睛的保护起到一定的作用。
本发明同时提供了一种屏蔽高频辐射的树脂镜片及其制造方法。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上述目的,一种屏蔽高频辐射的树脂镜片,由树脂基片、加硬膜层、屏蔽图案膜层、减反射膜层和防水膜层所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树脂基片表面依次浸涂加硬膜层、真空蒸镀屏蔽图案膜层、减反射膜层和防水膜层。
所述的树脂基片采用折光率1.499、1.56、1.60、1.67、1.71、1.74、1.76等折光率不同的树脂镜片单体,基片单体材料化学成分可以是烯丙基二甘醇碳酸酯、间苯二甲酸二丙烯酯,氨基树脂不同的单体材料。
所述的加硬膜层使用市售二氧化硅加硬液,如国产CR39镜片加硬用XT-113、CH-01-8H、TC2000、FC200型号加硬液、日本进口TS-56-T树脂镜片加硬液,加硬液在树脂基片表面的浸涂厚度1-2um,不同折光率与材质的树脂镜片要与所对应型号的加硬液配套使用。在基片表面浸涂加硬膜层的目的是提高基片的表面硬度,使树脂基片的表面硬度由原来的4-5H增加到6-7H,提高了镜片的耐刮擦耐磨损程度,使镜片在佩戴过程中更加坚固耐用。
所述的屏蔽图案膜层是采用ITO铟锡合金靶材在真空蒸镀机中形成的金属云沉积在树脂基片加硬膜层的表面获得,厚度30—100nm;具体制作屏蔽图案膜层过程中,是在加硬膜层正反两面表面通过粘贴屏蔽图案(3-1)薄膜掩盖不需要蒸镀的表面部分,形成衰减天线屏蔽图案膜层,达到在镜片表面形成屏蔽高频电磁波的金属屏蔽效应,减少手机等电磁辐射产品对佩镜者眼部的电磁危害。
所述的减反射膜是指采用氧化锆靶材在真空蒸镀机中形成的金属云沉积在树脂基片表面获得,厚度50-200nm;减反射膜层的作用是提高镜片的可见光透过率,减少镜片介质的光损失,在光线昏暗的环境中也能够看的清楚周围事物。加度减反射膜层后,镜片光的透过率可以增加3-5%,使镜片可见光总透过率达到95%以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潘学龙,未经潘学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5480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