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复合材料、其制备方法及由其制备的催化剂在审
申请号: | 202010755725.7 | 申请日: | 2020-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4154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30 |
发明(设计)人: | 密建国;金君素;吴浩;王宇博;甄崇礼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创启汇能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23/755 | 分类号: | B01J23/755;B01J27/24;B01J35/00;B01J37/08;C25B3/04;C25B11/06 |
代理公司: | 北京正和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845 | 代理人: | 孙晟 |
地址: | 266000 山东省青岛***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材料 制备 方法 催化剂 | ||
1.一种复合材料,包括双金属MOFs和聚丙烯酸酯载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双金属MOFs包括双金属离子和有机配体,所述聚丙烯酸酯载体为聚丙烯酸酯小球,所述双金属为铜与镍、铁、钴中的一种;优选的,所述双金属为铜和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丙烯酸酯载体进行有机胺接枝改性。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丙烯酸酯载体内均匀分布导电材料。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材料的原料为3,4-乙烯二氧噻吩,在基体聚合中,3,4-乙烯二氧噻吩聚合为聚3,4-乙烯二氧噻吩。
5.一种用于电催化还原CO2的催化剂,其采用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复合材料,经高温热解碳化后,即得。
6.制备如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复合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制备多孔聚丙烯酸酯小球;
(2)将步骤(1)制备得到的多孔聚丙烯酸酯小球材料负载双金属MOFs。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制备多孔聚丙烯酸酯小球的具体步骤为:先将聚丙烯酸酯的单体、乳化剂、致孔剂、引发剂A、还原剂A、水制备成乳液;引发剂B、还原剂B、分散剂与水混合制备得到水性体系;然后将乳液加入到水性体系中,使乳液分散成液滴,完成单体共聚,得到球状多孔聚丙烯酸酯小球;优选的,所述单体为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和二乙烯基苯,所述乳化剂为Span80,所述致孔剂为甲苯,所述引发剂A为过氧化苯甲酰,所述还原剂A为N,N-二甲基苯胺,所述引发剂B为过硫酸铵,所述还原剂B是N,N,N’,N’-四甲基乙二胺,所述的分散剂为聚乙烯醇;优选的,所述乳液中丙烯酸酯单体含量50.0-55.0wt.%、乳化剂3.0-5.0wt.%、甲苯40.0-45.0wt.%、引发剂A 1.0-1.5wt.%,、还原剂A1.0-1.5wt.%,上述组分之和为100%,水的加入量占乳液总体积75-80vol.%;优选的,所述水性体系中水98.0-98.5%wt.%、引发剂B,0.3-0.5wt.%、还原剂B0.3-0.5wt.%、分散剂0.5-1.0wt.%。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孔聚丙烯酸酯小球在负载MOFs之前,进行胺基接枝改性,即将步骤(1)得到的多孔聚丙烯酸酯小球在含有有机胺的溶液中浸渍反应;所述有机胺优选四乙烯五胺。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的乳液中加入适量3,4-乙烯二氧噻吩(EDOT),所述3,4-乙烯二氧噻吩(EDOT)的用量占聚丙烯酸酯固含量的15%~25%。
10.根据权利要求7-9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负载双金属MOFs的步骤为:首先制备金属A-卟啉配合物,将金属A-卟啉配合物与三水合硝酸铜溶于N,N-二甲基甲酰胺(DMF),将聚丙烯酸酯多孔材料浸渍于上述溶液中进行双金属MOFs的负载,金属A为镍、铁、钴中的任意一种;所述金属A-卟啉配合物的制备方法如下:将金属A的可溶性盐与卟啉溶解于N,N-二甲基甲酰胺(DMF),加热反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创启汇能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青岛创启汇能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55725.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